探讨,并回答我国物权法是否应借鉴这一理论的问题,十分必要。本文拟就此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一、传统的物权行为概念物权行为的概念最早是由德国学者萨维尼在其 中加以规定,[③k]但我国法律历来认为有关房地产转让的合同,本质上也是一种民事合同,并应适用民法关于合同的一般规定。在这点上,它与债权合同并不存在差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39.html -
了解详情
适用范围,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以下结合《合同法》与《民法通则》,参酌学说和法例,探讨合同行为效力方面的几个特殊问题:一、限制行为能力 利益之行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接受奖励、赠与、报酬,他人不得以行为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为由,主张以上行为无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546.html -
了解详情
于商业目的。国家基于发展商业目的而需取得自然人、法人财产的。只能通过订立合同的方式。”此项深具意义的重要规定,将保护客体由所有权扩张到财产,舍古典征收 [36]此为甚属有趣的问题,值得深入研究。[37]占有人与回复请求权人间的权利义务系占有制度上的重要问题。草案于占有一章关于占有人的使用收益、支出费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299.html -
了解详情
是把第108条解释为规定了先期违约,就带来了较大的问题:其一,第108条规定的情形与普通法系的先期违约存在着出入。先期违约包括拒绝和预期不能履行两种 转让的债权的法律行为,亦即产生债权让与合同的标的物的法律行为。产生债权的行为大多是合同,如买卖合同、赠与合同、互易合同等。至于所谓基础行为,并非上述产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987.html -
了解详情
雇用合同以及赠与合同的规定。[39]也就是说,判断合同是否成立,需要借助于合同法关于各种合同类型的定义规定或说明性规定。这显然不是一个简单的事实问题,而是 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54页。 [82] 苏永钦:《走入新世纪的私法自治》,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2页。 [83] 赵汀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840.html -
了解详情
制度在国外民法得到普遍承认,我国民法尚无明文规定,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89条,规定了共同共有人在共有 其收取的价金和偿还买受人因买卖合同而支出的费用。两者比较不难发现,善意出卖人比恶意出卖人承担较轻的瑕疵担保责任。自70年代以来,法国判例确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650.html -
了解详情
足以反驳的证据予以证明,但李颖并未提供足以反驳的相应证据如赠与合同或者协议。 正如一审法院在判决理由中所称,虽然在当前高房价背景下,部分子女经济条件有限, 及利息损失的处理结果,本院认为,并无不妥。关于李颖提出的有与本案相似案例,却结果相悖的申请再审理由问题,因案情不同,则判决有别,属于依法处理案件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1003.html -
了解详情
《关于适用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若干重点问题的理解与适用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第一款第(四)项和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第(三)项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继承或受赠的财产原则上为夫妻共同所有,除非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财产只归一方。 实践中,对父母为子女购房出资的性质是借贷还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86736.html -
了解详情
解释 (二) ]第11-14条、第22条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三) 》[以下简称婚姻法解释 (三) ]第5-7 的要求背道而驰。32第三, 通过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除非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财产归一方所有。对于父母为子女出资所购房屋, 婚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31351.html -
了解详情
角度加以科学认定。本文就婚姻关系存续间一方继承的房产归属问题, 从我国立法方面作出简要分析, 以期使我国的相关立法更趋合理。 关键词:共同财产制; 个人财产 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等费用; (3) 遗赠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 (4) 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 (5) 其它应当归一方的财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2069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