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对二审法院就事实问题的裁判向第三审法院再提起上诉,而只能以原裁判在适用法律方面有错误为由,要求第三审法院进行审查,对于涉及重大社会利益的案件,也应是 生效裁判错误的程序制度,它以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为对象,以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为前提。因此,原则上不论是对一审法院的生效裁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6748.html -
了解详情
的制度设计问题,但却能看得出其中的语法、语义和逻辑等语言错误。 (三)造成司法机关理解、适用法律困难 立法语言失范最直接的影响对象是司法机关,因为法官要 的途径就是向最高人民法院请示,由最高人民法院针对具体案件作出批复,再依据该批复作出判决。这样,不仅案件得不到及时处理,徒增当事人的讼累,而且也增加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725.html -
了解详情
能提供的证据;当事人在原审中提供的主要证据,原审未予质证、认证,但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应当视为新的证据。 由于再审中的新证据直接影响着原审判决的 发现有新证据证明管辖确有错误的,可以申请再审,但首先应考虑的是案件本身是否存在严重瑕疵,即已生效的判决、裁定对案件的事实认定、法律适用是否正确,如果正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2480.html -
了解详情
息诉。 实践中,每年再审改判的15000多个再审案件至少由以下3个部分组成:确有错误的二审终审案件;已经再审改判过的案件,重新再改过来;可改可不改的但 多了一点量刑不当。也即:只有在适用法律错误或刑事量刑不当的前提下,二审才能改判一审的案件。但在审判实践中,往往一审判决被告人有期徒刑4年半,二审改为4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0751.html -
了解详情
案件,都不可能保证百分之百的完全正确无误,有的可能在认定事实上有误,有的可能在适用法律上有误,有的可能在运用法定程序上有误,即使在有些国度法官不负责认定 特定的具体的诉讼权利。同时法律上规定了当事人申请再审和人民法院应当再审的要件,使法院和当事人共同依法履行程序,保证确有错误的案件得以再审。 (二)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4731.html -
了解详情
错误的,可以申请更正登记。不动产登记簿记载的权利人书面同意更正或者有证据证明登记确有错误的,登记机构应当予以更正。 不动产登记簿记载的权利人不同意更正的,利害 起诉,经人民法院审理,最终判决原登记错误的,利害关系人可依据该判决申请土地登记机关进行更正登记。 (三)异议登记的法律后果 《物权法》第十九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7747.html -
了解详情
审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一)原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的,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决;(二)原判决适用法律错误的,依法改判;(三)原判决 依法改判;也可以撤消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 司法实践中二审法院对一审法院确有错误的裁判裁定发回重审案件的数量和比例与直接改判相比居高不下,且是否应发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611.html -
了解详情
》第一百七十九条规定的应当再审的错误,而人民法院依职权启动再审的标准才是原生效判决、裁定确有错误,是客观存在的错误,因此,启动再审程序的案件并非都是 共和国合同法》于1999年10月1日起实施,而该案已于1998年审结,因此不能适用《合同法》,抗诉理由不能成立,希望检法两家配合调解此案。抗诉机关认识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528.html -
了解详情
《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法释〔2004〕12号)、《关于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法释〔2003〕15号)等有关司法解释之中 再审,法院发现确有错误而又须再审的,可以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 笔者认为,《仲裁法》和《民事诉讼法》既然赋予仲裁调解书与仲裁裁决书同等法律效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5680.html -
了解详情
。 3.如果发现判决、裁定确有错误,按审判监督程序处理。此亦有矛盾和不足之处:第一,案外人对执行标的物享有权利,并不说明原判决、裁定必然存在 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第二款)案外人、当事人认为原判决、裁定错误的,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处理。 四 民事执行中涉及的法律关系错综复杂。作为公力救济手段,民事执行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13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