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目的的政治形态或政治过程。但宪法又不是检验一国是否有宪政的唯一条件。如在旧中国中的《钦定宪法大纲》、袁记约法、贿选宪法时期,却没有宪政。 上的条件。而《牛津法律大辞典》中的宪法概念则为:“宪法(constitution),指某一特定政治社会政府的基本政治和法律结构,解决诸如国家首脑、立法、行政和司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79.html -
了解详情
这些影响能够在力量上大致平衡──避免某一方面的影响力过度膨胀。我以为,潘先生表达的“中立”设想重在解决“分离”问题,但没有在平衡(影响)力量配置方面着力,因而其设想 ”只是一些行为现象,但这些行为起到的作用究竟是什么,要看宪政设计的水平。甚至可以这样说,在不同的政体结构中,民主的作用有极大差异,而好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41.html -
了解详情
就是尽快扭转司法权和司法机关目前在国家权力结构中所处的边缘性的政治地位。⒂但是,未雨绸缪总是一种明智的选择和做法。顺应世界宪法的发展潮流,本文论证了应该对个人自由 伟:《宪法司法适用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中国法学会宪法研究会编《宪法研究》第1卷,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江国华:《无诉讼即无宪政》,《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32.html -
了解详情
拥有15部宪法——而且决非都是民主的。德国历史学家试图将宪政主义一词的使用限于19世纪的中欧的君主立宪政体(CentralEuropeanconstitutionalmonarchies),尽管宪政主义在德语中的对应词(Verfassungsstaat/Verfassungsbegriff)经常出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18.html -
了解详情
大学朱福惠教授指出,五四宪法是“政治引导型宪法”,在指导思想、指导原则上还是在行文表述、内容及结构安排,直到宪法实施上,都带有苏联烙印。首先,它们的结构及其 会引导出一种绝对性原则,以证明宪政本身的确立及其立法的正当性。西耶斯最终把制宪权的正当性基础诉诸自然状态中的民族的共同意志,而五四宪法则诉诸一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415.html -
了解详情
的法律秩序,使宪法真正成为法律帝国中的王冠。第三类则是介于传统意义上的宪法和行政法之间的宪政问题,也是本文讨论的重点。事实上,侵犯公民权利最严重、 选择如何从制度上解决中国法律规范审查中的问题?在现行宪法与法律体制下,中国有如下3种制度选择方案。第一,通过现行司法结构的内部调整解决上述问题;第二,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369.html -
了解详情
,没有宪政就没有法治。〔4〕在笔者看来,宪政作为静态宪法规范与动态政治实践的统一,在法治状态中的最高表现就是宪法至上。换言之,如果没有宪法至上,也就 是各级人大与同级其他国家机关。具体说来即人民的权利与人大的权力;人大的权力与其他国家机关的权力。在此结构中,人民的权利始终处于核心支配地位,各级人大则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310.html -
了解详情
与宪法问题,形成了当代西方经济学中的公共选择学派。在研究范围方面,如果说传统经济学研究的是个人在既定宪法和法律制度结构下的经济选择,那么公共选择就是 往往需要从长远和全局着眼加以判断,不能目光短浅,惟利是图。宪政过程中的成本与收益不像市场过程中成本与收益那样紧密关联,因而选民需求过剩和政府生产过剩成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304.html -
了解详情
的法律秩序,使宪法真正成为法律帝国中的王冠。第三类则是介于传统意义上的宪法和行政法之间的宪政问题,也是本文讨论的重点。事实上,侵犯公民权利最严重、 选择如何从制度上解决中国法律规范审查中的问题?在现行宪法与法律体制下,中国有如下3种制度选择方案。第一,通过现行司法结构的内部调整解决上述问题;第二,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099.html -
了解详情
服从其上级;其顶端则是一个最高的实体。另一种模式则刻画了相互作用的独立的部门的一个网状结构,在这个结构中没有最高的权威”;[34]再将分权式的政府 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46-253页。[32]莫菲:《宪法、宪政与民主》,信春鹰译,载宪法比较研究课题组编译:《宪法比较研究文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03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