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和法律适用上有所不同,出来结果也可能不一致,因此除了调解结案的以外,劳动案件经劳动仲裁裁决后大多数会进入诉讼程序,这使仲裁程序形同虚设,造成 “一裁二审”的旧机制,有赖于立法部门修改《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及相关配套规定。 #p#副标题#e#来源: 作者: 目前,国内部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9541.html -
了解详情
机制不完善。目前企业职工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唯一合法途径是“调解——劳动仲裁——法院诉讼”,劳动争议仲裁是劳动争议处理的法定必经程序,非经仲裁不得向法院起诉。 ,企业为不支付医疗、养老、失业等社会保险费用,降低劳动力成本,故意不签订劳动合同的现象比比皆是。为此,劳动部及最高院均出台了大最的规定和司法解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544.html -
了解详情
,注重探寻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尊重高管应得回报。二是平衡保护双方利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审理涉高管案件注重回归契约本身,对双方利益进行平衡保护,更注重审查双方 案裁判方法总结近十篇,发布劳动争议法律适用微课程五部,向八家用人单位发出《司法建议函》,借助调解机构和工会组织进行争议实质性化解等。 孙军表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86038.html -
了解详情
程序正义等法治原则,不利于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劳动争议从根本上是一种民事争议,对劳动争议的解决,当事人应当有自由选择权(调解、仲裁、诉讼),如果将劳动仲裁 ,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有诸多弊端。第一,权威性不强。劳动仲裁机构无任何的强制手段。不仅在仲裁过程中没有任何的先予执行、财产保全等强制措施,其生效仲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57530.html -
了解详情
已举证证明代扣代缴的税款已经缴给税务机关,劳动者对代扣代缴的税款金额有争议的,该争议不作劳动争议处理;用人单位不能证明代扣代缴的税缴已缴给税务机关的,该 严重违反劳动纪律,用人单位可以依照《劳动法》第二十五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关系。十五、 《调解仲裁法》第四十九条第一款第(三)项规定的“违反法定程序”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2090.html -
了解详情
种请求权竞合,用人单位可择一行使,选择基于劳动合同要求返还财物的,双方之间的争议属于劳动争议,用人单位可以申请劳动仲裁;选择以侵权作为请求权基础的,双方之间的 关系,双方因工资待遇等问题发生分歧,四人申请劳动仲裁,仲裁过程中,张某作为超市的委托代理人与四人达成调解协议,分别向该四人各支付未签订书面劳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99830.html -
了解详情
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负举证责任。 因用人单位存在其他违法情形导致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而发生劳动争议的,由用人单位对是否存在违法情形负举证责任。第五条依有关 的联系等方面进行综合审查判断。 第四十二条在仲裁过程中,当事人为达成调解协议或者和解的目的作出妥协所涉及的对案件事实的认可,不得在其后的仲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6647.html -
了解详情
单位处于强势地位,劳动者普遍处于弱势地位。为了平衡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利益,我国劳动立法倾向于对劳动者的保护,以抵消这种实质上的不平等。特别是在举证责任 证据,用人单位不提供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不利后果。《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六条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与争议事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4097.html -
了解详情
;⑤劳动合同约定的其他赔偿费用。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广东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关于适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合同法》若干问题的指意见第十八条规定:外国人、港澳台地区居民在中国内地就业产生的用工关系应按劳动关系处理。外国人、港澳台居民未依法办理《外国人就业证》、《台港澳人员就业证》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3529.html -
了解详情
相应的用工配套政策措施缺乏,需要一定的政策扶持,如严格依照《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来要求农民专业合作社,不利于进一步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故 劳动权利义务而发生的纠纷,不属于《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2条规定的劳动争议范畴。故劳动者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或补发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的,不属于仲裁机构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888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