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以下简称《司法解释二》)就离婚损害赔偿的法律适用问题作出了细化的规定 的理论与实践[J].当代法学,2002,(8)。 [3]滕淑珍。离婚损害赔偿的理论依据及其构成要件[J].政法论丛,2002,(2)。 [4]于东辉。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518.html -
了解详情
通则》第一百二十条,把精神赔偿的范围规定为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荣誉权、法人的名称权、荣誉权、名誉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并不诚恳的赔礼道歉,其实这对于受侵害人的精神损失可以说无任何意义,而对于侵害人来说也并没有什么损失。而采用金钱赔偿的法律救济手段,更加突出体现了法律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446.html -
了解详情
,并提出在制定我国《刑事诉讼法》时,即使是在民事诉讼领域也没有关于精神损害赔偿的法律规定或司法解释,第77条属于授权性规范,故该法在设置附带 人格利益”条款进行保护 .应该说,司法实务界和学界对于《解释》可以作为侵害贞操权受害人请求精神损害赔偿的依据是没有异议的,这种一致性直接推动了我国贞操权保护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098.html -
了解详情
已提到议事日程,司法实践先行突破,不乏此方面的判例,但缺乏法律依据。《民法通则》第118条规定:“公民、法人的著作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发现权、发明权和 原则;(4)必要限制原则。 七、总结 尽管我国关于精神损害赔偿方面的法律还不完善,但相信随着社会的进步,法律一定会不断健全,我国一定能成为真正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042.html -
了解详情
,导致婚姻关系破裂而离婚,有过错方应对无过错方造成的损害予以赔偿的一种救济制度。关于离婚损害赔偿的性质,学术界存在几种不同观点:一种认为婚姻是以契约 的比较客观的统一标准。笔者认为,应该依据《精神损害赔偿解释》第十条所规定的六个方面因素,参照有关国家的做法,分地区制定赔偿的最高与最低标准,使精神损害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037.html -
了解详情
进行慰籍。 三、精神损害的理论依据 关于精神损害赔偿的理论依据,法学界一直众说纷纭。罗马法早期的《十二铜表法》最早规定了类似人格权法的法律保护内容,规定了 一审判赔25万,二审改判1万元。很多文章引用此案,对一审和二审判赔额的天壤之别大家挞伐,视为笑谈。其实,一审和二审都有道理。一审考虑了加害人的责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827.html -
了解详情
民事审判领域得到全面承认和保护。但是赔偿的原则根据法律至今无法确定。笔者认为依据我国现有法律和国情,对行政侵权的精神损害赔偿,应确定以下几个原则:( 的不严肃性,不宜提倡。关于对赔偿数额是否进行限制,世界各国的规定不同,如瑞典采用限制数额的做法,规定精神损害赔偿的最高额为19000美元;但大部分国家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455.html -
了解详情
,公民对于行政机关违法侵犯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行为,对于无辜而遭受牢狱之灾,提起赔偿,寻求法律救济有了明确的法律依据。实践也证明,国家赔偿法的实施 有论述。特别是赔偿法对于精神损害不予赔偿,更是引起相当大的争议和批评。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国家赔偿立法中,大多都有关于精神损害赔偿的规定,法国在行政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455.html -
了解详情
刑事案件被害人提起精神损害赔偿民事诉讼问题的批复》的司法解释。上述法律规定和司法解释对于审理因刑事犯罪行为引起的民事赔偿应当说是有明确法律依据的。但是,在 的是刑事犯罪行为所引起的民事赔偿责任,所以解决这一问题的法律依据具有复合性特点。在实体上,对损害事实的认定,不仅要遵循刑法关于具体案件犯罪构成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214.html -
了解详情
被害人的心里创伤。 (二)禁止刑事附带民事精神损害赔偿之诉,不仅缺乏依据,也容易导致法律与法律之间的冲突。 《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七条第一款之规定 认可《民法通则》关于精神损害赔偿的规定,一方面又拒绝受理被害人就犯罪行为要求精神损害赔偿的民事诉讼不合理的局面。 按一般人包括法律专业人士的常识,杀人、伤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93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