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权社会化的思想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是站不住脚的。第一,所有权社会化论的核心内容是讲公共利益,那么古典的个人所有权观念与制度就真的不讲公共利益了吗 ,石田文次郎要通过使个人的财产所有权社会化,来实现日本军国主义的国家目的。在他看来,社会的实质就是国家。而国家是什么?这个问题我们太清楚不过了。国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063.html -
了解详情
示我国特色外,采用什么概念并不重要,关键是赋予这些概念何种权利义务,即具体的制度设计才是最重要的。 (二) 土地使用权的种类 物权法草案二次审议稿 使用权,在取得方式上:宅基地使用权采用审批方式;土地使用权采用合同方式。在权利内容上,宅基地使用权不可转让、不可投资入股,而土地使用权可以。在身份限制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283.html -
了解详情
转、变更等情况向社会公众公布,使人们能够从动产的占有情况知道该动产的物权现状。第二,交付的内容是将动产的占有由一方移转给另一方。第三,交付的对象 转方式。因此,在笔者看来,《民法通则》、《合同法》、物权法的建议稿和征求意见稿关于动产交付效力的规定,都不尽完善,应当改变现行立法关于当事人可以约定交付效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54.html -
了解详情
是物权的权利主体和权利客体,即物权的归属者是谁,物权的种类、对象是什么,这一观点符合物权公示的字面逻辑,其公示内容是物权静态,而物权变动行为不是 物权的种类、内容、变动方式都必须依照物权法的规定,不能由当事人自由创设。因此,物权的得丧变更的方法和效力都是物权法定的内容。物权变动公示原则说混淆了物权权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636.html -
了解详情
认为有价证券属于债权。但是有价证券本身又是一种有形之物,而且有价证券尤其是不记名有价证券的流通可以说是完全按照物权法的(动产以交付占有转移所有权)原则,故有价证券上的权利 ,故他人不得加以侵犯,如他人于此标的物上再成立一个物权或妨害其物权内容之实现,即属违法,无论侵权人有无过错,物权人均得对之行使物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002.html -
了解详情
的法学家安东尼奥(JoseAntonio),在回答什么是法律这一问题时,援用Stammler对法律的定义指出:法律在人类社会中存在许多世纪没有人提出这一问题 秩序的行为。这三类权利规范即物权法的基本内容。通过这三种规范或权利安排,达到社会资源为社会主体共同有序利用的目的。由于物权体系是以所有权为核心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533.html -
了解详情
和无因性原则。一、引言社会生产和人类生活离不开人们对于财产的直接支配,也就是离不开物权法的规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尤其如此。急社会实际生活之所急, 人的利益,为使善意第三人免遭不测之损害,知悉物权的内容和效力,所以需要法律明确规定物权种类和内容,不允许当事人自由创设,即采取物权法定主义。虽然此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456.html -
了解详情
约定而产生的,但法律规定其他物权或当事人约定其他物权的基础是什么?当事人为何能够以某项财产设定其他物权?是谁“将物交由特定非所有人占有”?其他物权为何又要确定 物之使用、收益、处分等权能之总和。于法令限制内有为自由利用之单一的内容,其情形有如人格的自由权,非得任为何事之权能之集合,乃于一定限制内得为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304.html -
了解详情
益物权的作用日益重要,但用益物权并没有达到取代所有权而成为物权法核心的地位,现代物权法的核心仍是所有权(注:屈茂辉。用益物权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目的约定较长期限者,从其规定或约定。”(3)修正地上权,删除了种植竹木的内容,将地上权界定为:“以在他人土地之上下有建筑物或其他工作物为目的而使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217.html -
了解详情
一、何谓“物权的效力”?对于物权的效力本身是什么,理论上其说不一。有人认为,物权的效力即合法行为发生物权法上之效果的保障力;[1]也有人认为, 当我们言及“物权为支配权,债权为请求权”时,系从权利本身的内容出发(参见上述分类II)。在这里,请求权为债权的基本权能(债权还包括受偿权能等),支配权为物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21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