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失只是有责性的要素之一,除故意、过失外,有责性还包括责任能力、期待可能性、违法性意识。也就是说,故意、过失和作为责任能力内容的辨认、控制能力是有责 是谁的行为导致死亡结果,以及至少不能排除出于伤害故意的行为人导致死亡结果的可能性时,由于否定成立故意杀人罪的共同正犯,不能在故意杀人部分适用一部实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4622.html -
了解详情
、过失只是有责性的要素之一,除故意、过失外,有责性还包括责任能力、期待可能性、违法性意识。也就是说,故意、过失和作为责任能力内容的辨认、控制能力是有责 是谁的行为导致死亡结果,以及至少不能排除出于伤害故意的行为人导致死亡结果的可能性时,由于否定成立故意杀人罪的共同正犯,不能在故意杀人部分适用一部实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4488.html -
了解详情
在网上的一些不良举止言论挑战规范约束时,由于旁观者的增多,出来阻止失范行为的可能性就降低。假定阻止者的阻止收益为100,成本为70.若这里仅有一个潜在阻止者 上出现的危害结果不能预见的,不是犯罪。在大陆法系理论中,这里可以通过期待可能性来解释,与我国的意外事件略有相近之处,故而可以在此不予以从重处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487.html -
了解详情
高。作为公法债权,债务履行无明确期限,国家对罪犯服刑期满后主动履行债务的期待可能性几乎为零。国家作为债权人,不得不有效利用罪犯在服刑时的可控期间, 应当偿还债权,而罪犯的债务负担还会提醒其刑罚的严厉,降低再犯罪的可能性。 3.罪犯财产履行能力考察有据可依 虽然对罪犯财产履行能力的考察确实存在困难,但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56330.html -
了解详情
高。作为公法债权,债务履行无明确期限,国家对罪犯服刑期满后主动履行债务的期待可能性几乎为零。国家作为债权人,不得不有效利用罪犯在服刑时的可控期间, 应当偿还债权,而罪犯的债务负担还会提醒其刑罚的严厉,降低再犯罪的可能性。 3.罪犯财产履行能力考察有据可依 虽然对罪犯财产履行能力的考察确实存在困难,但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53667.html -
了解详情
高。作为公法债权,债务履行无明确期限,国家对罪犯服刑期满后主动履行债务的期待可能性几乎为零。国家作为债权人,不得不有效利用罪犯在服刑时的可控期间, 应当偿还债权,而罪犯的债务负担还会提醒其刑罚的严厉,降低再犯罪的可能性。 3.罪犯财产履行能力考察有据可依 虽然对罪犯财产履行能力的考察确实存在困难,但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51274.html -
了解详情
高。作为公法债权,债务履行无明确期限,国家对罪犯服刑期满后主动履行债务的期待可能性几乎为零。国家作为债权人,不得不有效利用罪犯在服刑时的可控期间, 应当偿还债权,而罪犯的债务负担还会提醒其刑罚的严厉,降低再犯罪的可能性。 3.罪犯财产履行能力考察有据可依 虽然对罪犯财产履行能力的考察确实存在困难,但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49703.html -
了解详情
发票都没有基本认识,能认定构成虚开增值税发票罪吗?显然不能。行为人的行为缺乏期待可能性,法律不能要求一个对自己行为毫无认识的人去做出符合法律规定的行为 的危险犯,应判断虚开增值税发票的行为是否具有骗取国家税款的可能性,若根本不具有骗取国家税款的可能性,则不宜认定为本罪;若行为人主观上没有抵扣税款的目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71060.html -
了解详情
包含故意和过失,规范责任论下的有责性包含责任能力和归责要素(违法性认识的可能性和期待可能性),此时的故意和过失就是违法要素;若采第二种观点,心理责任论下 种行为具备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即使行为本身并不典型,但将其扩大解释到刑法规则里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就越高,这就是前田雅英教授提出的一个公式,即解释的实质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2236.html -
了解详情
应该承担法律责任,是因为他对行为义务的违反。但是对一个人课以法律责任必须符合期待可能性理论,即只有在加害人对自己的行为义务有所预见,但是仍然违反该行为 了违反法律不得溯及既往的原则。 (二)区分保护论存在的问题及其避免的可能性 尽管德国模式确立的区分保护论拥有上述合理性,但是经过百余年来的司法实践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163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