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军事问题)分为两类,一类主要靠中央管,例如发展工业,建立全国的国民经济体系;另一类则主要靠地方管,例如农业和商业。第三,强调限于“我们的 发展的主要标志,而不是把被标识为“法学”或“宪法学”或“政治学”的特定理论言词视为政制实践和理论发展的主要标志。在这个意义上,它更重视考察诸如毛泽东、邓小平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967.html -
了解详情
“红颜薄命”的宪法,一部曾被无情践踏、废弃的宪法,而它的命运,虽然可追究非常时期的社会政治历史背景,但从规范宪法学的视角来看,也可发现其规范内部中所 (1954年9月15日)。 [16] 这是罗尔斯正义理论中的一个主张。有关其正义理论,可详见其《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914.html -
了解详情
程度下分别选择适用修宪权与解释权,其目的都在于平衡与协调宪法的规范性价值与现实性价值。当代宪法学的发展经验告诉我们,在宪政实践中,必须将规范与现实的价值 规范含义尚能涵盖现实合理要求时对规范轻率地加以修改,导致宪法规范体系的不稳定状态,而无法维持宪法的权威与尊严。所以,解释权与修宪权有着各自不同的作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48.html -
了解详情
“重刑”、“株连”、“刑无等级”(君主除外)等学说,道家的“天下无不是的君主”、④“君人南面之术”以及“愚民”政策的理论等。这一世界观,将法视为君主意志的体现 解释学体系,因此到近代它也必然趋于解体。比如,这一体系不能适应以中国近代共和政体(尽管是形式上的)宪法学的发展,不能满足以商品经济为基础的近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90.html -
了解详情
需求、尊严需求、亲情需求、自由需求和发展需求。 四、程序正义人性标准的理论分析 (一)程序法的主体是人 提出这个问题似乎有点幼稚,因为从法理学来说,这是一个 (日)衫原泰雄:《宪法的历史——比较宪法学新论》,吕昶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22、23页。 周旺生:《论中国立法原则的法律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7.html -
了解详情
解释的视野当中,法律解释不再是体系内的自言自语,它有效地将法律解释的社会脉络与技术操作结合为一体,使法律解释的理论不再纠缠于主观解释与客观解释的 人权保障制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9899页:周叶中著《宪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61页;俞子清著《宪法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9632.html -
了解详情
突出[7]33于是,在中国学者所构筑的宪法学体系中,国家制度的内容一直占比较大的篇幅[6]33经济制度是国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理所当然地会在中国宪法 举步维艰。 鉴于计划经济体制所带来的种种弊端,我国在经过文革的十年动乱之后,经过了为期两年的理论准备,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全面改革经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8957.html -
了解详情
理论与实践中开始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初步建立了紧急状态制度,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紧急状态理论体系。紧急状态制度建立之初就表现为一种法治性, 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进入紧急状态,并由国家主席予以宣布;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范围内部分地区爆发紧急状态,由国务院决定进入紧急状态[11]。换言之,它是对紧急状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26366.html -
了解详情
的。仅研究调整对象、调整方法等教科书体系中的问题,尚不足以形成社会法法哲学层面的理论范式。且从法学研究和学科建设的角度来看,法哲学应当特别注意打破学科 建立,或者说社会法更需要部门法哲学意义上的反思。 [2]与宪法学、民商法学、刑法学等学科相比,社会法学与经济法学的知识自足性、学科边界清晰度相对偏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8951.html -
了解详情
【学科分类】宪法学 【出处】《法学杂志》2012年7期 【摘要】人民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本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做主是我国宪法、宪政的核心 2002年6月1日第1版。 [50]参见蔡武进:《宪政视域下地方政权的理论基础定位》,载《中山大学法律评论》第8卷第2辑,法律出版社2010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042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