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预测可能性;非法采矿、破坏性采矿,虽然侵害了他人矿产资源所有权,无需以盗窃罪、故意毁坏财物罪定罪处罚;收购、出售古旧家具,不构成非法收购、出售国家重点保护植物 过失破坏环境资源犯罪之比较研究,载《浙江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第103页以下;宾亭:试论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认定中的三个问题,载《华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2619.html -
了解详情
限制,具体地说是对结果避免义务的否定,{14}而无须借助于客观归责理论来解决问题。 存在预见可能性和避免义务,就产生了注意义务。但是,客观注意义务的 155。 {14}井田良,见前注{5},页212。 {15}参见姜伟:《犯罪故意与犯罪过失》,群众出版社1992年版,页381。 {16}张明楷教授认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2396.html -
了解详情
限制,具体地说是对结果避免义务的否定,{14}而无须借助于客观归责理论来解决问题。 存在预见可能性和避免义务,就产生了注意义务。但是,客观注意义务的 155。 {14}井田良,见前注{5},页212。 {15}参见姜伟:《犯罪故意与犯罪过失》,群众出版社1992年版,页381。 {16}张明楷教授认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1932.html -
了解详情
认为,判断共犯中止有效性的标准是:在主观上,要完全切断与其他共犯的共同犯罪故意方面的联系;在客观上,要有效消除自己已经参与实施的有关行为对共同犯罪的 低于这个数据的,这涉及司法资源投入成本与效率的问题,但这也属于刑罚成本与效益本身的问题,不是本文应有的研究范围。 [13] 参见聂立泽著:《刑法中主客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8977.html -
了解详情
认为,判断共犯中止有效性的标准是:在主观上,要完全切断与其他共犯的共同犯罪故意方面的联系;在客观上,要有效消除自己已经参与实施的有关行为对共同犯罪的 低于这个数据的,这涉及司法资源投入成本与效率的问题,但这也属于刑罚成本与效益本身的问题,不是本文应有的研究范围。 (13) 参见聂立泽著:《刑法中主客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8917.html -
了解详情
认为网络犯罪就是与计算机相关的危害社会并应处以刑罚的行为 许秀中:《网络犯罪概念及类型研究》,载《江淮论坛》,2002年第6期,第31页。 。工具说 应用程序罪等。关于如何认定以网络为对象实施的犯罪,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这类犯罪的罪过形态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过失。行为人侵入、占有、攻击或者破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7394.html -
了解详情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03页以下。 [7]陈兴良主编:《犯罪论体系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95页。 [8]张中秋:《中西 企业有限公司1991年版,第211页。 [19]许玉秀:《主观与客观之间--故意理论与客观归责》,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190页。 [20]许玉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4912.html -
了解详情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03页以下。 ⑺陈兴良主编:《犯罪论体系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95页。 ⑻张中秋:《中西法律文化 文化出版企业有限公司1991年版,第211页。 ⒆许玉秀:《主观与客观之间故意理论与客观归责》,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190页。 ⒇许玉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4901.html -
了解详情
的发展。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作为是刑法理论中具有基础性意义的重大问题,刑事责任理论的研究和我国刑法理论的繁荣息息相关,经历了由少到多,由浅入深,由不 。另外还有学者专门对伤害未遂的刑事责任进行了探讨。有学者指共同犯罪刑事责任的基础是共犯人共同的犯罪故意和共同的犯罪行为。各犯罪人应当根据其在共同犯罪中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549.html -
了解详情
构成犯罪;挪用公款必须具有直接的犯罪故意。 本文开头直接阐述了挪用公款犯罪的定义,深入分析。对该罪所遇到的一些特殊问题进行探讨。第一、关于挪用公款罪的 公款过程事,往往于事前或者事后,在领导班子内部与个别成员甚至全体成员进行过研究,形成所谓集体决策。对这种集体挪用行为,应当如何处理?对集体挪用行为应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20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