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采取刑事拘留等强制措施或者搜查、扣押、冻结等强制性侦查措施,尚未提请批准逮捕或者移送审查起诉的,经检察长批准,应当要求公安机关书面说明立案理由。第 人员当面陈述的;(三)侦查活动可能有重大违法行为的。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可以询问证人等诉讼参与人,听取辩护律师的意见;辩护律师提出要求的,应当听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6021.html -
了解详情
监视居住人的家属。试想,如果办案机关仅告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家属被拘留、被逮捕或者被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事实,却不告知羁押或者执行的地点,律师如何去会见 届联合国预防犯罪和罪犯待遇大会通过的关于律师作用的基本原则第8条规定:遭逮捕、拘留或者监禁的所有人应有充分机会、时间和便利条件,毫不迟延地接受律师来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9435.html -
了解详情
人们纷纷质疑该条款的合理性,担心司法实务中侦查机关扩大解释该条款,将拘留、逮捕后不通知的情形扩张适用至大多数刑事案件,从而造成秘密拘捕盛行。正是由于社会 个别条款突破法治底限、事实上已经近似于敌人刑事诉讼法的现象。例如,关于拘留、逮捕后通知家属的条款,虽然《修正案》正式通过时作了重大修改,要求有碍侦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3258.html -
了解详情
成为检察机关后续作业的依据进入审判程序。监督制约存在的这些不足,使审查批准逮捕、审查起诉变成了只有配合没有制约的流水作业,监督制约作用相当有限。 由检察 判断经验。 《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确定检察机关在批准逮捕的侦查阶段和审查起诉阶段就应当排除非法言词证据,这种将证据排除的要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2803.html -
了解详情
目前我国强制性侦查措施的法律规制严重不足,对于强制性侦查措施的法律监督局限于对逮捕等强制措施适用的监督,对搜查、扣钾、冻结等大量强制性侦查措施尚未形成 强制性侦查措施;法律规制;法律监督 【写作年份】2011年 【正文】 与对逮捕、拘留等强制措施的长期高度重视不同,无论是刑事诉讼理论研究,抑或刑事立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5763.html -
了解详情
证据不能够及时得以保全。 二是缺乏调取证据的意识。比如在确定犯罪嫌疑人有无逮捕的必要性时,如果犯罪嫌疑人是外来务工人员,侦查人员应查证其在犯罪地有无 ,而拘传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如已掌握犯罪嫌疑人犯罪事实,且犯罪嫌疑人应当逮捕,应使用拘传手续,使用传唤明显不当,且造成对犯罪嫌疑人是否具有自首情节难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0845.html -
了解详情
。鉴于指定监视居住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人身自由影响的严重程度,有必要比照审查逮捕的决定权限交由检察机关、审判机关进行外部审批的做法,在适用程序上参照 控制,严重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当然更不例外。事实上,现行立法将逮捕纳入外部控制重点的做法正是出于这种考虑。 [11]尽管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9041.html -
了解详情
不同意变更的应说明理由;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期限折抵刑期;人民检察院进行逮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不需要继续羁押的应当建议释放或者变更强制措施。这些内容都 或被释放;任何因刑事 │我国现行刑事诉讼制度中也没有建立《公民权利 │ │ │指控被逮捕或拘禁被剥夺自由的人有资格向法 │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9条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1834.html -
了解详情
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显示,2003年至2007年全国检察机关共批准逮捕各类刑事犯罪嫌疑人4232616人,提起公诉4692655人,比前五年分别上升20.5% 等不适宜羁押的情形外,其余主要是检察机关自行侦查的、不移交审查逮捕的职务犯罪人了。这对于轻罪犯罪人来说尤其不公平,因为从判决的结果来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1167.html -
了解详情
律师,然后才有律师介入诉讼、进行会见的问题。但是,如果一个人被拘留或者逮捕后,侦查机关根据上述情形根本不通知家属被采取强制措施的情况,那么家属怎 的不当限制使得律师无法会见当事人的,在律师会见当事人之前,检察机关不得作出批准逮捕的决定;对于批捕之后侦查阶段拒绝会见的,在侦查终结后侦查机关移送检察院审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509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