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明只有合格的董事会的多数通过才能对之予以修改。[18]上述的《美国量刑指南》则就如何认定某一组织的适法计划是否是充分地,列明了七项要求:(1)该 主旨。例如1996年,东京高等法院在某串通招投标案件中,于认定被告人的行为构成犯罪的同时,指出在犯罪行为被发现后,9名企业被告人深刻反思了事件的重大性,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4282.html -
了解详情
盗窃等犯罪较为普遍,必须追究个人刑事责任,否则会导致放纵犯罪,甚至助长借单位名义实施放火、抢劫等犯罪行为。[2] 否定说则表达了如下几个观点。(1)单位 个人犯罪,单位刑事责任只是对个人刑事责任的分担。这种观点带来的直接问题是:如何对单位犯罪立法作出合理解释,如否定说所言,这是否会构成对立法的根本否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1836.html -
了解详情
对全案收集证据和认定事实,为了及时打击拐卖犯罪,可以对已查清的拐卖犯罪的某一环节先行侦查、起诉和审判,由拐出、中转、拐入等犯罪行为地的司法机关 出于抚养的目的,通过偷盗或者拐骗的手段,将婴幼儿或儿童收养后又将其出卖的行为如何定性的问题存在争议。有观点认为,对于以出卖为目的偷盗婴幼儿或者拐骗儿童行为根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0389.html -
了解详情
,判断被告人对涉案毒品是否明知,不能仅凭被告人供述,而应当依据被告人实施毒品犯罪行为的过程、方式、毒品被查获时的情形等证据,结合被告人的年龄、阅历、 最明显的就是行为人武装掩护走私过程中,没有使用武器,但执法人员发现其武器的行为如何认定,对此,完全有必要对二者的界限作一说明。 在我国,关于武装掩护走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9986.html -
了解详情
,判断被告人对涉案毒品是否明知,不能仅凭被告人供述,而应当依据被告人实施毒品犯罪行为的过程、方式、毒品被查获时的情形等证据,结合被告人的年龄、阅历、 最明显的就是行为人武装掩护走私过程中,没有使用武器,但执法人员发现其武器的行为如何认定,对此,完全有必要对二者的界限作一说明。 在我国,关于武装掩护走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9983.html -
了解详情
只有在法律有明文规定的情况下,不作为才具有实行的价值,从而使当事人受到对实行的犯罪行为所规定的刑罚。[5] 与此相对,在目前的大陆法系刑法学界,一种更为有力 有无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那么,不作为犯的实行行为应如何认定呢?笔者以为,不作为犯的实行行为的成立需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一)行为人负有法律要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9577.html -
了解详情
,如何在法律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保护广大被害人的合法权益,在办案的各个环节如何真正做到全力维护好社会稳定也是对司法人员的重大考验。在司法实践中具体运用 中负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根据他们的涉案事实、情节严重程度、对犯罪行为的主观认识、事后表现等情况,在分层处理的基础上,力争公平处置,涉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8912.html -
了解详情
双层次体系下的观察 按照一般理解,英美国家的犯罪构成由两个层次组成:一是犯罪本体要件,包括犯罪行为与犯罪心态;二是责任充足要件,即合法辩护事由的排除 范围内,何方承担举证责任可能是明确的。但在动态的诉讼过程中,举证责任具体如何履行、特别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履行,却并不明确。这样的担心并非毫无道理。然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5826.html -
了解详情
自己提议武断拍板,抢先形成所谓集体决策,集体研究走过场,或者利用职权已实行了挪用行为,又向集体成员打招呼,以及向集体成员谎报情况、诱骗形成所谓一致意见,然后 其依据为最高人民法院2000年7月8日实施的《关于审理贪污、职务侵占案件如何认定共同犯罪几个问题的解释》第三条的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5518.html -
了解详情
,但并不要求该行为现实的被实行,该第二个行为可以是构成犯罪的行为,也可以不是犯罪行为。但是如果行为人不仅以实施第二个行为为目的,而且客观上也已经现实的实施了第二 作为一罪的想象竞合犯同样侵犯数个不同的法益。因此,如何处理短缩二行为犯的罪数问题,关键在于认定行为数。 2.行为数的判断 短缩二行为犯的第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389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