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权力机关并不能及时发现并纠正行政机关抽象行政不作为行为,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救济制度尚不完善,这主要表现在:第一,对于抽象行政不作为造成的 发现的,也可能是公民向其检举、控告后发现的。因此,公民可以通过向不履行制定行政规范性文件义务的行政机关的上级机关反映其违法或不当行为,由上级机关监督下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073.html -
了解详情
复议机关广东省环境保护局称深圳市环境保护局没有向相对人提供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文件的法定义务。这个决定也就意味着行政相对人不能通过合法途径获得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文件 何谈参与?2007年4月5日,为了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获取政府信息,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促进依法行政,充分发挥政府信息对人民群众生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008.html -
了解详情
条规定 人民法院受理刑事案件后,可以告知因犯罪行为遭受物质损失的被害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已死亡被害人的近亲属、无行为能力或者限制行为能力被害人的 ,人民检察院;4、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时间是刑事案件立案以后至第一审判决宣告以前;5、人民法院告知义务的不确定性,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可以告知但不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712.html -
了解详情
成效。 1995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施行,规定了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在这一法律的要求和 了人类的智慧,内含了人类对公正、公平和自由的追求。仲裁调解与它不同的特点,决定了其更能快捷、高效、节约地发挥解决社会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4700.html -
了解详情
。所谓票据权利能力,是指可以享受票据权利、承担票据义务的资格。对此,我国《票据法》并没有任何明确的限制性规定。因此,只要具备民事主体资格,无论是自然人、 不具有票据行为能力。也就是说,只有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才具有票据行为能力。至于法人和其他组织或者团体的票据行为能力,应同于其票据权利能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2470.html -
了解详情
人民的正当利益。 二、信赖保护原则的必要性 确立信赖保护原则对于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提高行政效率,促进政府职能转变,乃至建立诚信 我国正在构建服务型政府,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不应把信赖保护视为对社会成员的恩惠,而要明确这是一项必须履行的公法义务,将信赖保护原则内化为行政主体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2258.html -
了解详情
起审判员的角色。除了向当事人解释起诉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外,还会帮助当事人预计这样起诉是否会胜诉,然后凭他的判断决定这个案件是否可以立案。这种在立案时就对案件 百零八条规定,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如果原告对其起诉的案件没有直接的权利义务关系,则与案件没有利害关系,不能作原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486.html -
了解详情
法院负担举证责任,体现公平原则。确认的申请人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而被请求确认的赔偿义务机关是依法享有国家司法权的人民法院,其不仅权利带有国家强制力的 控制大量信息,在司法活动中起着决定、支配性作用。另外,在人民法院国家赔偿确认案件中,负责审理人民法院国家赔偿案件的也是法院。据此可见,在人民法院国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391.html -
了解详情
中的一项传统制度,它是在人民法院的主持下,在当事人互谅互让的基础上,就民事权利和义务或诉讼权利和义务问题达成协议,合情、合理、合法地解决民事争议的 的立法目的对行政诉讼调解的建立有决定性的必要。 不容置疑,制度的内容及形式决定了制度的目的,行政诉讼对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等相对人来说,是一种不可或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992.html -
了解详情
了相应的规定。但这些规定都缺乏操作实效,这些义务的履行有赖于金融机构业务流程的规范,金融工作人员即使泄露信息,也无法查证,而且当事人也很少对金融机构的业务 自然人的任何资料。该条规定就将个人资料保护的主体限定于自然人范围,排除了法人和其他组织。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的保护对象也应仅限于自然人(注:仅限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45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