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应当向律师签发准许调查决定书,让律师收集、调取证据。但是,由于我国刑事诉讼法未规定人民法院对侦查行为、强制措施的任何司法审查权及任何实质介入、审查 确认。 (二)重构证人出庭作证的证据规则,实现庭审的实质化 为防范辩护律师调查取证的风险,如果辩护律师根据律师法及刑事诉讼法的规定,申请证人在法庭审理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547.html -
了解详情
。对违法立案活动进行监督,不仅符合刑事诉讼理论,也符合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我国《刑事诉讼法》第87条将该立而不立的法律监督单独列出,并不是否定对 活动的顺利进行,依法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的限制或者剥夺其人身自由的方法和手段。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这些方法和手段,主要包括拘传、取保候审、监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208.html -
了解详情
嫌疑人、被告人究竟是否构成犯罪呢?在嫌疑人、被告人逃逸或者死亡的情况下,法院如何确定他是犯罪人呢?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被告人是不能被缺席判决有罪的, 宪法,制定本法。 第一条为了保证刑法的正确实施,规范刑事诉讼活动,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任务,是保证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757.html -
了解详情
刑事诉讼的。易言之,在这种程序中,必须以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为主,在刑事诉讼法与民事诉讼法发生碰撞时,应遵循刑事程序优先原则,故在程序上具有从属性。但这种从 又是民事审判的能手,专业分工已是一种既定的趋势。就我国刑事法官的现有素质而言,其对刑事案件的定性和量刑问题十分富有经验,但对民事审判工作却知之不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442.html -
了解详情
与刑事辩护 (一)对抗式刑事诉讼改革与对有效辩护的高需求 肇始于1996年刑事诉讼法的修改,我国的刑事诉讼模式发生了重大的变革,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 很难通过阅卷在审判前了解到对被告有利的证据;其次,法官庭外调查权受到了严格的限制。根据1996年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法庭的庭外调查目的已不再是搜集、调取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8643.html -
了解详情
程序,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 一种是肯定说,认为人民法院作为刑事再审程序的提起主体是我国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的,这一制度体现了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原则 、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但是不能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根据该条规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不能直接启动再审程序,只能向人民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8280.html -
了解详情
拘留措施前必须认真审查是否具备了法定条件。 一、刑事拘留制度实践功能与立法本意的明显错位 在我国,根据刑事诉讼法的精神,拘留这一强制措施具有程序保障和人权 的矛盾,但与此同时却也造成了拘留实质要件缺失的重大弊端。 依照现行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拘留适用的法定条件包括两项内容,一是适用对象必须是现行犯或重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6731.html -
了解详情
司法理念的必然要求。 (一)确立以法律真实为刑事证据标准,符合现代司法中立理念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必须依照法定程序, 与客观上实际存在过的事实一致。因此,从现行我国刑事诉讼法的条文上看,我国诉讼中证明任务是查明案件的客观真实。 根据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562.html -
了解详情
125~126页。) (二)日本法 日本关于证言拒绝权的规定与德国法大致无异。根据新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大致可以分三种情况。首先,第191条和 中,将此权利归类为沉默权(tne rignt tosilence),苏格兰1995年的刑事诉讼法第266条第1款也规定当事人、证人有权拒绝自证其罪。设置该权利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431.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经济与避免尴尬,可以在尽可能遵循级别管辖原则的前提下,借鉴台湾地区刑事诉讼法第9、10条之规定,根据诉讼欺诈案件的特殊情形,将此类案件全部转移管辖: 其一 心理学分析》,《政法论坛》2009年第1期。 [29]徐静村:《论我国刑事诉讼法的再修正》,《现代法学》2003年第6期。 [30]陈岚、王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47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