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阻碍公正目标实现的坎坷[18]。尽管未能突出鲜明的反恐特色,我国刑法中同样体现出对恐怖主义犯罪的宽缓一面,例如刑法典第13条但书规定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 刑罚这两个概念的联系就越突出,越持续,因而,人们就很自然把犯罪看作起因,把刑罚看作不可缺少的必然结果[5]。 2.突出重点 刑事政策总是有指向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766.html -
了解详情
各国多数之立法例,所以采用第一主义者,盖受法国刑法之影响。而法国刑法之规定,则其时代之反动耳,于今日因无可甄择者。我国自古法理,本有第二主义之立法例,此 权;第二,没收。草案中关于有期徒刑等级特加说明:有期徒刑分为五等,各等又附以最长期、最短期,因人之犯罪情节万殊,必须揆损害之程度,酌善恶之性质。本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765.html -
了解详情
上就应当有所反映。就此而言,可以将欺诈犯罪分为诈骗犯罪和其他欺诈犯罪。从理论上讲,不违反本义的欺诈犯罪构成模式有以下两类十种:一类是只要求犯罪故意 后期,开始为德国立法者所采用。典型的有信贷欺诈犯罪与资助欺诈犯罪,都只要求有欺诈行为即可。然而,我国刑法对金融诈骗罪的规定以及合同诈骗罪的规定,仍然沿用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025.html -
了解详情
过失犯罪问题争论不休,其中德日等国家争论得相当激烈。共同过失犯罪在理论界基本上可分为肯定说、否定说、限制肯定说三种主张。肯定说,即主张共同过失犯罪构成 及立法的根据 1、立法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刑法尚未有共同过失犯罪的立法。在刑法制定的时代,把共同犯罪限定在故意犯罪的范畴内有其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合理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102.html -
了解详情
或植入皮下,有的甚至藏匿于生殖器、肝门中;有些毒贩则利用我国刑法对怀孕妇女处刑的特别规定进行毒品犯罪。正是由于妇女生理和心理特征所特有的隐蔽性和欺骗性,使得近些年来 ,从年龄层上分,有青少年、中年、老年等之分;从职业上划分,可分为农民、商人、工人、无业人员、进城务工人员、下岗职工等;另一个方面,不同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828.html -
了解详情
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此项规定,实质上在我国刑法中确立了主客观相一致的基础性原则。 主客观相一致原则来自对客观主义意志 ,它是指通过对行为人施以刑罚,应当和可以达到的目的。传统的刑法理论把刑罚的目的分为报应论和预防论。也有人提出以报应为主以预防为辅的报应预防统一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072.html -
了解详情
职务犯罪的内容;四是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一项关于预防职务犯罪的决定。由于目前我国刑法、刑事诉讼法对于职务犯罪已经做了实体和程序性的规定,而制定《反贪污贿赂 职务犯罪法》的体系架构,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供参考: 《预防职务犯罪法》可分为五章:一、总则。包括制定预防职务犯罪法的立法依据,基本任务(宗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8830.html -
了解详情
政策 量刑 一、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出台及含义 2006年10月11日,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第一 量刑基准。 其次是要正确把握犯罪情节等量刑要素。量刑要素是指对量刑有影响的事实情节。根据我国刑法规定,量刑要素一般可分为法定情节和酌定情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5558.html -
了解详情
危险及其判断 (一)有关危险判断的各种学说及其缺陷 关于如何判断行为是否具有引起犯罪结果的危险,我国刑法学界鲜有讨论,而国外刑 法学界却存在非常复杂的对立。从以什么样的 ,所以是应当受到处罚的未遂 犯。作为这种学说的发展,有学者将不能犯分为对象不能和方法不能两种情形,并认为 只有在方法相对不能的场合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0138.html -
了解详情
,根据国家与公民在刑法中的地位把历史上的刑法分为两种类型,国权主义刑法与民权主义刑法。[7]国权刑法等于权力刑法,民权刑法等于权利刑法。[8]在国权刑法中 10日),并且最终被立法者所认可。[22]笔者认为,就我国刑法这一规定而言,其强调对犯罪行为严格依照法律规定定罪处刑,这本身并无可厚非,特别是偏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011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