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范围界定 2007年7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关于办理受贿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规定了 工作人员的职务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时,通常情况下不可能直接排除受贿共谋的可能性,除非有充分的证据证明两者之间不存在共同犯罪故意。[11] 笔者认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4371.html -
了解详情
根据1999年9月16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施行的《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的规定,个人贪污数额不满5千元,但具有贪污救灾 贿赂犯罪活动,根据刑法有关规定,现就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 第一条贪污或者受贿数额在三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应当认定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21515.html -
了解详情
贿赂犯罪活动,根据刑法有关规定,现就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 第一条贪污或者受贿数额在三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应当认定为 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第四条贪污、受贿数额特别巨大,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社会影响特别恶劣、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特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56136.html -
了解详情
问题采访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相关负责人以及相关专家学者。一问:贪污受贿“数额较大”如何起步?《解释》的一项重要规定是对贪污罪、受贿罪的 社会影响特别恶劣,造成损失特别重大的贪污、受贿犯罪分子。”最高人民法院刑二庭庭长裴显鼎说,“这就是说,司法机关在审判案件时,对于极少数罪行特别严重、依法应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84284.html -
了解详情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在2007年7月8日联合发布的《关于办理受贿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第十一条规定“特定关系人 论处”。 《意见》主要针对国家工作人员与特定关系人及特定关系人以外的其他人共同受贿行为如何认定问题进行了规定。如果国家工作人员的近亲属收受了财物并转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7345.html -
了解详情
与请托人以“合办”公司的名义获取“利润”,没有实际出资和参与经营管理的,以受贿论处。2.国家工作人员明知他人有请托事项而收受其财物,视为承诺“为他人 引发坦白悔罪死刑缓期执行限制减刑裁判要点:因恋爱、婚姻矛盾激化引发的故意杀人案件,被告人犯罪手段残忍,论罪应当判处死刑,但被告人具有坦白悔罪、积极赔偿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2747.html -
了解详情
的实际情况看,司法机关在办理腐败犯罪案件的过程中,也时常自觉不自觉地运用了刑事推定,如对近亲属共同受贿故意的推定、腐败犯罪款物去向的推 影响大,国内外广泛关注,可考虑由最高人民法院直接进行管辖,(34)或者由最高人民法院根据案件及被告人情况指定某一高级人民法院(或解放军军事法院)作一审管辖。其二,对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9742.html -
了解详情
本公约确立的犯罪受到与其严重性相当的制裁。事实上,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与贪污、受贿等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基本一致所谓的来源不明的巨额财产在很大程度上就来源于贪污 罪因刑罚较轻而致其效用窒息。近年来司法机关查处了一大批国家工作人员贪污受贿犯罪案件,贪污、受贿罪与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治罪处刑悬殊过大。从诸多案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5810.html -
了解详情
为他人谋取正当利益却构成受贿罪,那样必然会出现大量国家工作人员通过这种行为来受贿的现象。不难看出,将为他人谋取利益以及为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分别设定为 2)建立约束国家工作人员的行为规范或规章制度。从近年检察机关立案查处的职务犯罪案件来看,犯罪主体属于三机关一部门的占总数的60%。这些人员既是法律意义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7582.html -
了解详情
可能构成窝藏罪或包庇罪。另一方面,利用职务或工作之便并不完全是针对具体案件承办人而言的。也就是说,只要某种犯罪活动系行为人所在的国家机关或者受国家机关委托的 在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后再索取或收受他人贿赂。在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行为与受贿行为的关系上,如果是先索取或收受他人贿赂后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185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