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丕祥,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 【注释】 [1]有的学者从概念上区分了两次全球化,即第一次全球化是在近代早期(通常指15-16世纪前后)世界体系的 出版社2000年版,第196页。 [23]M.韦伯指出:司法的形式主义使法律体系能够像技术合理性的机器一样运行。这就保证了个人和群体在这一体系内获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892.html -
了解详情
法院规则制定权就失去了意义。 第三说是平等说。该说认为法律和规则在其形式效力上是平等的,因此,两者矛盾的时候,一般适用后法优于前法的原则, 没有思想的法技术操作人员,那么他充其量也只是一部判决制造机器。 当今日本,最高法院的司法行政改革已提到议事日程。其措施之一就是要实行法曹(法律工作者,主要指律师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879.html -
了解详情
官员为此承担责任,他们常常以不知道此事为自己开脱责任,这说明至少在法律上是有漏洞可钻的。以至于一个私自成立,无任何办学资质和办学手续,学员无任何正规渠道的' 的内容。两者脱节滑轮却又共存的现象,是中国法律迟迟不能实现现代化的主要表现。这譬如:中国引进了西方的技术,仿制了西方的机器,建设了颇有规模的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767.html -
了解详情
事实上,敌意收购本身和其他市场行为一样,是一种中性行为,不能笼统断定其是好是坏,它只是生产机器重新改组、实现优胜劣汰的一种方法和手段。潜在的、经济 公开收购的第13号公司法指令草案》对反收购采取了类似于英国的态度,原则上规定除非得到股东会过半数同意,经营者不得采取对抗行为。其第5条规定受要约公司董事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181.html -
了解详情
物品大批量地提供给公众。这使得出现了纯艺术品和实用艺术品之分,以及对其给予版权还是专利保护的不同立法例[3](P209)。如学者贝蒂格(Bettig)所 认为的。但严格意义上讲,之前有这样的案例出现,即Betamax案,该案中的一个个人被告便是利用被告索尼公司销售的机器进行私人复制的个人,但是这个被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9659.html -
了解详情
了约870万件督促申请,其中50%的案件标的额低于300欧元,而70%的申请以机器可读的形式提起;法院对95%的申请采用自动处理,110万件督促程序 的概念(例如该法第246条),这相当于我国的异议或者德国的Widerspruch。显然,奥地利是在与德国不同的意义上使用该概念。在《德国民事诉讼法》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9581.html -
了解详情
关系主体进行法律行为所必须遵循或履行的法定时间和空间上的步骤与方式。程序有好坏、正义非正义之分。程序正义源于英国古老的自然正义观念:任何人都不应当成为 权力的公正程序就毫无意义。近代以来,中国的救亡图强、振兴中华使得法律是以强制力为后盾的暴力机器与法律是治国之器的工具主义法律观进一步巩固。工具主义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384.html -
了解详情
上的机动车交通事故不能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 二是本文开始提到的《道路交通安全法》。这部法律从性质上来说并不属于民事法律,而是一部作为交通执法部门执法依据的 ,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之间的交通事故,由于集中体现了人与机器之间的矛盾,因而显得特别引人注意。本文通过从侵权责任原则的理论到现实法律规定,从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5811.html -
了解详情
民刑关系为例,中外法制史告诉我们,各国历史上均长期存在诸法合体、民刑不分的时代。在我们今天看来,许多民事侵权行为在当时也是用刑罚来制裁的,民事 了一个悖论:以维护保障公民基本人权和自由为根本宗旨的国家,为什么要动用自己的全部暴力机器来剥夺公民个人最基本的权利呢? 国家有什么根据来剥夺一个公民最基本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3333.html -
了解详情
民刑关系为例,中外法制史告诉我们,各国历史上均长期存在诸法合体、民刑不分的时代。在我们今天看来,许多民事侵权行为在当时也是用刑罚来制裁的,民事 了一个悖论:以维护保障公民基本人权和自由为根本宗旨的国家,为什么要动用自己的全部暴力机器来剥夺公民个人最基本的权利呢? 国家有什么根据来剥夺一个公民最基本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330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