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必须是同一种商品;另一方面,行为人所使用的商标与他人的注册商标相同。所谓使用,是指附着于商品的商标使用。它既可能是表现为将他人注册 刑的10%以下,但经鉴定假冒产品与正品质量相当的除外。 四、 假冒注册商标罪的相关规定 (一)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基层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统一审理知识产权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21936.html -
了解详情
,也包括超出许可范围等情形。商标法规定,商标注册人可以通过签订商标使用许可合同,许可他人使用其注册商标。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不得在相同或相似的商品上 ,非法经营额2000余万元,非法获利200余万元。 (二)裁判要旨 假冒注册商标犯罪的非法经营数额、违法所得数额,应当综合被告人供述、证人证言、被害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81379.html -
了解详情
和纠纷。 ( 三) 主观上是善意的。 善意是一个主观要件,是指在先商标使用人的使用不得侵犯他人的在先权利,也不得出于不正当竞争的目的。从先用权制度保护 附加适当的区别标志,极有可能造成消费者对商品或服务来源的混淆,而制止混淆是商标保护的基本出发点。由先用权人附加区别标示,使消费者区分商品和服务的来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58369.html -
了解详情
(一) 淡化的表现形式 淡化的表现形式有多种。例如, 将与他人驰名商标相同或相似的商标使用在不同或不相类似的商品或服务上;将他人驰名 要求的转变。在经典的Victoriaapos;s Secret案中, 美国曾采用实质性相同标准, 当商标达到相同或实质性相同时, 就推定淡化成立。但在第九巡回上诉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56967.html -
了解详情
标准。法院在考虑是否适用停止侵害时, 应将争议商标的使用地域范围及社会知名度详加考察。一般而言, 商标使用的范围越大、知名度越强, 越应当慎重适用停止 地传达新产品定位所需要的信息, 新产品定位就显得容易多了。如果服务商标延伸获得成功, 还有可能进一步扩大原服务商标的影响与声誉。在房地产产业方面的服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49686.html -
了解详情
混淆侵权对在先商标权人的损害很大, 侵权者的行为客观上让消费者对在先商标权人商标的权属、商品的来源产生混淆和误认, 并给在先商标权人扩大产品销售和品牌 。由于反向混淆理论不存在, 法院运用正向混淆理论解决反向混淆侵权时, 往往把后商标使用人是否存在利用先商标权人的商誉搭便车意图作为判定侵权依据。这样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49683.html -
了解详情
保护的民事纠纷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5条第三款:对于商标使用时间长短、行业排名、市场调查报告、市场价值评估报告、是否曾被认定为着 音频和视频专业人员而设计,对音频的处理以及效果处理极为优秀的软件,在业界使用十分普遍。 以QQ提示音为例,将声音导入软件Adobe audition形成相应的波形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49681.html -
了解详情
使用,不适中止、中断的规定。 2.积累并拥有一定的影响力 《商标法》对适用商标先用权的前提是必须具有一定影响,笔者对影响理解为在既定的经营范围内产生 使用人以法定的抗辩权。我国立法原则上遵从注册优先,从理性商标使用人的角度出发,认为商标使用者能够自发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对于关乎自己企业生存和发展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49679.html -
了解详情
利益,还要保障社会公共的利益。所以,可以在不引起消费者混淆的前提下,允许相同或近似商标使用在相同或类似商品或服务上,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实现商标资源 二是消费者应被赋予向工商局举报具有混淆可能性的近似商标的权利,商标局在查明双方达成商标共存协议的情况下,可要求双方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避免引起消费者的混淆。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47059.html -
了解详情
竞争优势。目前,我国的商标权授予实行的是注册制,不要求商标申请人有商标使用行为,也不保护商标文字或图形的实际使用人。所以,对某些文字、图形已具有 所生产的产品是否确为正宗无从查证,在这种情况下,若将老字号、老招牌的商标专用权贸然授予申请人,不但可能损害消费者的利益,而且对于同业其他竞争者来说也是不公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3226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