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只是处罚的条件。以过失犯为例。过失犯的行为无价值是注意义务的损害,这种行为无价值并不是一个只用以补充结构的不法要素,而过失犯的不法只以损害 人民检察院发布的《关于检察机关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中若干数额、数量标准的认定(试行)》对滥用职权罪的结果要件重大损失进行了扩张解释,即:根据《刑法》、《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200.html -
了解详情
和基本条件是:(1)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是经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他有关部门考核认定,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单位。(2)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必须拥有一定数量的质量 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四)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造成后果,但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由其所在单位依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9925.html -
了解详情
社会公共利益”的规定中,“有利于”的条件太高,豁免不一定要“有利于”,只要“不损害”就行了。有学者对此的看法则恰恰相反,认为不仅是一般的“有利于”,而且 诉讼。”第五十四条规定:“对垄断依法实施监督管理的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827.html -
了解详情
证据不足的; 2.适用法律、法规错误的; 3.违反法定程序的; 4.超越职权的; 5.滥用职权的。 (三)被告不履行或者拖延履行法定职责的,判决其在 。 第七十七条 行政处罚明显不当,或者其他行政行为涉及对款额的确定、认定确有错误的,人民法院可以判决变更。 人民法院判决变更,不得加重原告的义务或者减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8159.html -
了解详情
秩序的动作增添干扰因素并损害国家工作人员的整体名声、国家机关的信誉和国家形象,但实际上,这并不是两者被一视同仁的充分理由。滥用职权行为与玩忽职守行为在 由于滥用职权或玩忽职守行为而构成犯罪的,因为都属于特别法条,如何定罪就取决于在食品监管过程中是否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如果是,认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2045.html -
了解详情
秩序的动作增添干扰因素并损害国家工作人员的整体名声、国家机关的信誉和国家形象,但实际上,这并不是两者被一视同仁的充分理由。滥用职权行为与玩忽职守行为在 由于滥用职权或玩忽职守行为而构成犯罪的,因为都属于特别法条,如何定罪就取决于在食品监管过程中是否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如果是,认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1792.html -
了解详情
)吸毒。现行《工伤保险条例》笼统地将“违反治安管理伤亡”的情形排除在工伤认定范围之外,没有特别指出吸毒行为,吸毒行为包含在“违反治安管理”的情形中。 社保经办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触犯了刑律,还应依法承担刑事责任,相关罪名包括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受贿罪等。 第九十条 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擅自更改社会保险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8582.html -
了解详情
威慑和遏制的必要。也许有人会认为,法院内部的自我约束机制会避免法院取证权滥用现象的出现,然而,众所周知,机构自我约束的作用是有限的而且往往是靠不住的 ,进而损害当事人的实体权利。当事人的证明权通过举证与质证来实现。根据《民事证据规定》,任何证据只有经过质证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对于法院依职权调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592.html -
了解详情
另一方面当行为人行为成本大于预期成本,即为防止某种损害发生,成本太大或超出行为人承受限度而疏于保护其他人,致害却无法认定其有过失而负责,这显然是不公平的。 行政行为违法的几种理由:主要证据不足、适法错误、违反法定程序、超越职权、滥用职权,不履行及拖延履行法定职责等。显然行政违法主要是行为违法。4.结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151.html -
了解详情
组织(基层群众性)中的管理者。而由于监察法具有程序法属性,所以,《刑法》依然对认定职务犯罪行为更适用也更权威。在采用公职人员一词时忽略国家工作人员《刑法》 也最多,留置权一旦失去约束,在权力扩张过度条件下,滥用职权、过度使用自由裁量权极易发生,由此损害公民基本权利。而且,我国现行《宪法》并未与全球各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5921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