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方法又被重新提起,[4]实非偶然。 说到底,学术发展是为了因应实践的需求。倘若没有在理论上回应实践中问题解决之需要,也许,方法问题就不会成为一种学术自觉 与机遇》,载“中国宪政网”2004年11月4日。林来梵:《论宪法学的根本方法——兼从法理学方面的追究》,载《法学文稿》,2001年第2期。林来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874.html -
了解详情
(pure theory of the law),在形式上也和十九世纪以来逐渐形成的自然神论有着惊人的暗通妙合之处。这正如施米特本人所言:“现代国家学 ,大致与上世纪70年代之前日本学术界对施氏研究的理论状况相同。[6] 其实,作为一个成就了所谓“政治宪法学”体系的学者,施米特固然拥有令政治学感兴趣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04.html -
了解详情
的美腿露了出来就是出版,(笑)或者说就是在示威吧?(笑)这种表达自由是比较特别的,在宪法学的理论上,被称之为象征性表达自由。 然而,基本权利的解释学意义上的 花得再多,也不一定能形成一个绝对周延的分类体系,并由此称为标准的通说,倒不如把宪法学的基础打好,类似的分类当然可以思考,但也可以先接受别人的重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6515.html -
了解详情
正义这一价值要素,但它必然要与人权保障、正当利益、权力配置与制约等关联在一起,而后者就需要宪法学的支持。又如国际人权问题,人权法涉及的多 式的对策层面,恐怕只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容易被现实主义所俘虏,难以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难以解决转型社会面临的结构性难题。人权法学的实践性绝不意味着着眼于一个个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8102.html -
了解详情
什么任务?陈斯喜副主任认为,第一项任务是推动宪法的实施,第二项任务是努力形成中国宪法学自身的理论体系。 宪政主义所具有的普适价值为越来越多的东方 才能使得宪法真正从空中走向地面,从宪法走向宪政。 关于宪法的实施。北京大学法学院王磊教授提出了宪法法律论 的观点,他认为宪法是法律,宪法应该具有法律所具有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7958.html -
了解详情
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司法也曾经试图走单纯的职业化道路,建立形式主义法治体系。但司法作为政治系统的依附性成分和面向社会的沟通性角色没有改变,而且职业司法在技艺上 的宪法建构。 此外,我一直关注转型宪政的规范内涵,认为这是转型宪法学的理论前提。这一问题无法通过所谓转型宪政的比较研究解决。这就需要在概念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2707.html -
了解详情
为代表的后继者们正是沿着涂尔干的思路在法学内部建立起了行政法最初的理论体系。 (二)狄骥公共服务理论中的功能主义 狄骥的法律思想与涂尔干的社会学 现代西方法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56页. [24] [法]莱昂狄骥:宪法学教程,王文利等译,郑戈校,辽宁,辽海出版社/春风文艺出版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0487.html -
了解详情
公法学就成了公法学研究中一个焦点式的问题。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广大学者参与的程度进一步提高,统一公法学的理论体系正逐渐走向成熟[2],言必称统一似乎也 公法学的内涵。一般认为,公法学在内容上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公法学包括宪法学、行政法学、诉讼法学、刑法学以及国际公法学和社会公法学等数个二级法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4767.html -
了解详情
的思想独创性、研究视角的特殊性、著述的系统性、学界参与的广泛性和对现实的影响力而论,我以为,平衡理论已经发展为一套独立的理论体系,并初步形成了一个 ,H.W.R)所言:实际上,整个行政法学可视作宪法学的一个分支, [33]或者如前苏联学者所断言的那样:行政法学是管理学的一个分支。 [34]以中国而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922.html -
了解详情
,因为科学问题不是宪法学者专门研究的对象,要厘清科学的含义,除了需要参考国外宪法学的理论成果之外,更需要借鉴当代科学哲学的研究成果。当代西方科学哲学的主要 它适合于所有法领域,可作为宪法基本决定的客观价值秩序或价值体系,其意指立法、行政与司法均接受来自宪法基本决定的方针指示与衡量。这种陈述已远远超过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942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