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义收钱,双方对款项性质的合意。3.行为人是否具有办事能力、是否具备办成事情的条件。4.对款项的约定、请托事项办不成后如何处理款项,行为人是否愿意退款,是认定行为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的关键。几个案例:1、虽存在夸大人脉、夸大办事能力的情况,但有实际为对方办事的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5377.html -
了解详情
,于2007年1月31日被清河区法院判处有期徒刑8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2000元,同年8月13日刑满释放。 【审判】 江苏省海安县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朱廷红、胡中益以非法占有目的,伙同他人秘密窃取公民合法财物,数额较大,其行为均已构成盗窃罪。本案系共同犯罪。在共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4270.html -
了解详情
合适,单位不能构成贷款诈骗的犯罪主体而中断;经该局多方调查取证,获取大量证据材料,黄树辉非法占有目的明显,涉嫌合同诈骗,该局已于2008年9月18日立案侦查;请一审法院按照1987年3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在审理经济纠纷案件中发现经济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8832.html -
了解详情
要件对客观要件具有补充意义。[17]下面就可能引起争议的几种情形,逐一解说如何认定占有。 1.实际持有财物的情形 这种情形是对财物的直接支配,无疑存在对财物的占有。 的不作为的帮助犯。 [53]日本《刑法》中的不法领得的意思大致相当于我国《刑法》中的非法占有的目的,但在日本《刑法》中,领得与占有是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3940.html -
了解详情
(一)合同诈骗罪的构成特征 根据刑法第224条的规定,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象等欺骗手段, 性质的决定性因素。所以,司法实践中,决不能忽略行为人主观方面的特征,单纯以非法利益数额的大小来认定行为的性质,否则,就很容易仅仅因为行为人非法所得数额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540.html -
了解详情
的盗窃罪一词,源于古代刑法中的窃盗,我国现行刑法对盗窃罪表述一般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数额较大公私财物的行为。 盗窃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其主体 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盗窃行为的实质在于秘密地排除他人对财物的控制,建立自己的非法控制,盗窃罪侵犯财产权利无不以排除持有权为前提,因此,持有权应该成为盗窃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9922.html -
了解详情
对诈骗罪采用了简单罪状的立法方式。在刑法理论,一般认为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24]在 诈骗罪的观念来解释计算机诈骗罪、信用卡诈骗罪。由此可见,以机器本身不能受骗来否定非法使用信用卡在ATM机上恶意取款行为的诈骗性质,从而作为定盗窃罪的根据是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973.html -
了解详情
。“企业”,是指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以外的其他依法设立的以获取经济利益为目的的具有法人资格的组织。如集体所有制企业、私营企业、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 之分。未遂和和既遂的划分标准就是犯罪行为人是否已经实际实现其非法占有“本单位财物”之目的。不论是先持有而转为己有还是先不持有而采取侵吞、窃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841.html -
了解详情
(一)合同诈骗罪的构成特征 根据刑法第224条的规定,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象等欺骗手段, 性质的决定性因素。所以,司法实践中,决不能忽略行为人主观方面的特征,单纯以非法利益数额的大小来认定行为的性质,否则,就很容易仅仅因为行为人非法所得数额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40.html -
了解详情
条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 当事人应当遵循诚信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当事人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应当避免浪费 的,与管理人承担连带责任。 第一千二百四十二条非法占有高度危险物造成他人损害的,由非法占有人承担侵权责任。所有人、管理人不能证明对防止非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3806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