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其提起抗诉的理由与当事人的理由相同,被限定于法定的十四种情形,而法院的内部监督权则适用“确有错误”这一抽象、笼统的规定,很显然,“确有 错误判决而不重新划分原判决中的权利义务关系;对程序事项可以只改正相关程序内容而不必涉及实体内容等等。注释: [1]谭兵:《民事诉讼法》,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6809.html -
了解详情
最大限度维护生效裁判既判力。比如细化启动再审审理程序的裁判标准,取消确有错误等带有浓厚主观色彩的再审事由,避免不同地区和法院、不同主体和法官对同一 大量信息及时进行统计、归纳、总结,并针对民事再审审查时发现的涉及审判程序、适用法律、审判作风等方面的普遍性问题,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引导和防范。民事再审审查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3256.html -
了解详情
指只要经过形式审查(无须实质审查),就可以发现再审判决、裁定在认定事实、适用法律或诉讼程序方面存在的重大错误,尤其是程序上的重大瑕疵。[1]如果不纠正, ,应当不予受理;对一审生效裁判启动抗诉只能是少数有正当理由的特殊情形;对其他确有错误应当监督的一审生效判决、裁定和调解书,可以采用检察建议的方式进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1622.html -
了解详情
精神,加强调查研究,防止草率粗糙,务求判决正确。宣判以后如果发现原终审判决在认定事实上或者在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时,即应根据组织法第12条第1 .J.Comp.L.753,Fall,1997. {8}孙祥壮:《民事再审程序原理精要与适用》,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年版。 {9}赵旭东:《民事诉讼第一审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9053.html -
了解详情
刑事审判监督程序提起再审或提审,由人民法院决定。而决定再审的必要条件是生效裁判确有错误。 实践中,对裁判已经生效的案件决定再审,据不完全统计,由各级 省高级人民法院指定该院审理的案件。原判决裁定已无法律效力,该院又非原审法院,案件不属审判监督程序的再审案件,应完全适用第一审程序审理。要求同级人民检察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1354.html -
了解详情
刑事审判监督程序提起再审或提审,由人民法院决定。而决定再审的必要条件是生效裁判确有错误。 实践中,对裁判已经生效的案件决定再审,据不完全统计,由各级 省高级人民法院指定该院审理的案件。原判决裁定已无法律效力,该院又非原审法院,案件不属审判监督程序的再审案件,应完全适用第一审程序审理。要求同级人民检察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6730.html -
了解详情
》严格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积极推动减刑、假释案件审理程序公开,对正确适用法律办理减刑、假释案件,维护刑罚执行的公平公正,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规定》明确规定,人民法院发现本院或者下级人民法院已经生效的减刑、假释裁定确有错误,无论检察机关是否提出纠正意见,人民法院都应当依法重新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5525.html -
了解详情
只是解除已实施的行为,对存款解除冻结,对财产解除查封等是执行撤销,而不适用执行回转。 2、执行回转以执行根据被依法撤销为前提。《民事诉讼法》第214 所以,据以执行的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确有错误,被人民法院撤销后,如果取得财产的人不返还,申请人立即可以向法院申请执行回转。在裁定撤销原生效法律文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4617.html -
了解详情
予以修正或废止。 3.应从死刑配置与适用的不得已性上来理解 死刑的配置与适用应具有迫不得已性,即配置或适用死刑确有必要,是反复思虑、迫不得已而为的选择。 ,法律以外的因素如道德、情理也是司法过程中不可忽略的。判决不仅是单纯的法律责任的判断,更重要的,它是一个可能造成一系列社会影响的司法决策。[48]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4404.html -
了解详情
予以修正或废止。 3.应从死刑配置与适用的不得已性上来理解 死刑的配置与适用应具有迫不得已性,即配置或适用死刑确有必要,是反复思虑、迫不得已而为的选择。 ,法律以外的因素如道德、情理也是司法过程中不可忽略的。判决不仅是单纯的法律责任的判断,更重要的,它是一个可能造成一系列社会影响的司法决策。[48]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346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