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与其他财产犯罪的数额标准相协调,其理由何在?对此并没有进一步的探讨。 从我国《刑法》规定来看,对于贪污受贿罪和其他财产犯罪,在罪刑单位的设置上,一般 谋取利益的要素之间,是否存在对应关系,因而符合受贿罪的构成要件。在事后收受财物的时候,如果认识到对方交付财物是为感谢其履职行为为他人在客观上带来的利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01193.html -
了解详情
不良的社会效果,宪法不会予以保护,但完全可能由于刑法没有将这种言论类型化为犯罪的构成要件,因而不可能构成犯罪。所以,承认宪法不保护但刑法却未禁止的言论 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后,一些司法机关没有正确理解该罪的构成要件,将部分犯意表示认定为犯罪。 例如,薛某是西安某单位退休职工,因对公安雁塔分局西影路派出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83283.html -
了解详情
通说认为,犯罪之日应是指犯罪成立之日,即行为符合犯罪构成要件之日。由于刑法对各种犯罪规定的构成要件不同,因而认定犯罪成立的标准也就不同。对不以危害结果为 的刑事责任? 设例2:王某在2000年7月至2001年7月间,私自挪用本单位资金3万元(法定刑最高刑不满五年),一直未还,直至2008年8月案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0168.html -
了解详情
极大关注。对于过失犯实行行为的认定,日本学者认为,与故意犯罪的定型性相比,过失犯的定型性是极其宽缓的。过失犯的构成要件性行为,在具体的事案 ,缺乏这种实在可能性,即无法认定为交通肇事罪实行行为。如前述案例一中,张某指使单位司机韩某驾驶无牌照清障车为他人拖拽事故车过程中,又发生重大交通事故,驾驶无牌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9451.html -
了解详情
研究的对象一般都是结果犯,这些犯罪的构成要件要素都包括实行行为和危害结果,并且危害结果是犯罪成立或既遂的条件,这些犯罪的规范目的都侧重于结果无价值, 条规定的为亲友非法牟利罪,第168条规定的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员滥用职权罪,第169条规定的徇私舞弊低价折股、出售国有资产罪,第169条之一规定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6089.html -
了解详情
安全法第九十八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刑法不直接规定犯罪的构成要件,对此类行政犯的认定必须借助行政法规。 (三)行政处置 刑法适用的导引作用。如枪支管理法第三条规定,国家严格管制枪支。禁止任何单位或者个人违反法律规定持有、制造(包括变造、装配)、买卖、运输、出租、出借枪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4376.html -
了解详情
的缺陷。 众所周知,之所以要对公共安全进行教义学的解释,是希望藉此为危害公共安全罪与其他犯罪的区分提供一个明确的理论标准。对于公共安全之公共而言,一个合理 内涵具有多元性,并由此揭示学界对公共安全的讨论陷入困境之根源。一方面,在危害公共安全罪一章中,刑法对很多罪名的构成要件都已作了明确规定,判断这些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95611.html -
了解详情
,因而既符合破坏电力设施罪的构成要件,也成立盗窃罪。由于侵害了两个以上的法益,存在两个以上的行为,符合两个以上的犯罪构成要件,故应以破坏电力设施罪 罪,并且数罪并罚。 例三,刑法第166条为亲友非法牟利罪的主体,限于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那么,非国有公司、企业工作人员向自己的亲友经营管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9466.html -
了解详情
各种犯罪构成要素都已经被假设抽象在客体、客观方面、主体和主观方面的四要件中。某个行为只要形式上满足了犯罪的法定要素,犯罪就依法成立。这种对号入座式的司法 、监督、经营、管理工作的人员,应当认定为国家工作人员。又如,单位组织实施只有自然人才能构成的犯罪,基于单位犯罪的法定性,对单位自然不能处罚,但能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785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