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家公务员法》出台问题,虽然其草案的起草已历经四年且数易其稿,但其是否能够如期降生,我心理未免会打个问号。 尽管草案的内容并没有向全社会公布, 类是指在机关中技术性很强的工作人员,综合管理类指的是以上几类之外的国家工作人员。并且这部法律对公务员的界定不仅包括国家行政机关的干部,党委系统、民主党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268.html -
了解详情
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追究其刑事责任。就自然人而言,不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是国家工作人员还是一般公民,都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至于14周岁以上16周岁以下的 了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的界限,并不符合实际情况。第三,本罪的成立是否要求行为人具有违法性意识?关于违法性意识问题,大致有违法性意识不必要说,违法性意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947.html -
了解详情
合理论证后,即使辩方不发一言,不作任何反驳和攻击,对控方的主张是否为真,法官也必须作出准确的判断。法官不能因为辩方没有提出证据或者答辩理由 要件表现为拥有明显超过合法收入,差额巨大而又来源不明的财产的行为;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主观方面是故意。因此,只要上述事实有相应的证据证实,即可认定行为人构成了巨额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847.html -
了解详情
其主要内容,1979年刑法第一百五十七条已有规定,经过修改补充后纳入新刑法,主要的修改补充是,考虑到“国家工作人员”的范围过宽,将原来的“国家工作 年作出的一个司法解释,即“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事业编制人员依法执行行政执法职务是否可对侵害人以妨害公务罪论处的批复。高检发释字[2000]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796.html -
了解详情
未将诈骗罪与使用诈骗方法构成的其他犯罪从定义上区分开来。例如,贪污罪可以是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骗取公共财物的行为,这时贪污罪的行为就符合诈骗罪的 进行消费,特约商户势必按有效的信用卡对待并接受消费。?使用涂改卡进行诈骗,是否为使用作废的信用卡进行诈骗的一种形式?对此应如何定性?刑法学界存在不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245.html -
了解详情
与国家合资、合作的公司、企业的财产如何计算数额。贪污罪是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根据刑法第91条规定,公共财产包括国有 拘役。显然,定罪量刑数额的变化,意味着追诉时效期限的变化,从而影响到贪污数额是否应累计计算。例如张某1991年贪污四千元,1992年贪污三千元,1998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244.html -
了解详情
19件,占87.7%.(二)隐形性强,不易查办。行政执法人员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其犯罪行为多是利用职务之便,因而具有极强的隐形性。首先,其 监督渠道从不同的方面保证行政执法人员严格执法,有效地预防行政执法人员的职务犯罪。权力机关的监督主要是对行政执法部门及执法人员是否正确执行法律规范进行宏观监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62.html -
了解详情
客户密码行为进行分析,认定是否利用职务之便。根据银行对从事此类业务工作人员工作制度的规定,可将银行工作人员分为两类:一类是主管人员,包括柜面主管人员 的前提和基础,行为人从事公务也就具有相应的职权。实践中,“从事公务”一般是指代表国家履行行政管理职责,或者代表国有单位对企业国有资产进行监督、管理。随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829.html -
了解详情
和准确把握其变化规律的基础上,应用有关科学知识和技术方法,对未来一定阶段是否产生黑社会(性质)犯罪(“未然”的犯罪),以及数量多少、危害程度多大等 制。另一方面应扩大包庇、纵容黑社会组织罪的主要范围。现行刑法规定此类犯罪的主体只能是国家工作人员,我们认为其主体范围失之过窄,应把该罪的主体放宽至一般主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719.html -
了解详情
供述,不得作为定案的根据。那么对于依据非法言词证据提供的线索而获得的其他证据是否需要排除呢?理论界对国外的“毒树之果”理论,存在着两种观点:一种是 立法的目的才能充分实现。刑讯逼供作为我国法律严厉禁止的行为,行为主体也是国家工作人员,本应是守法的典范,但为何却不断的违反法律规定呢?职务行为没有得到有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8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