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原告退休不违反法律,故并非违法解除劳动关系;2、2008年6月,被告多次找原告签订劳动合同,原告均不愿意,导致双方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责任在于原告 法庭提供了如下证据:1、《关于制止和纠正违反国家规定办理企业职工提前退休有关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1999]8号)一份,旨在证明原告年满50周岁达到 ...
//www.110.com/panli/panli_6326382.html -
了解详情
病经医生确诊,可以在该时间段内休病假,并且医生也出具了相应的病假单。至于卓影公司提出的第二个问题,任某是否将病假单交付卓影公司,对此,从任某提供的 补偿金。卓影公司认为,任某在仲裁请求时曾要求的是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并不是请求终止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而在劳动法律性质上,该两项是不同的法律性质。 ...
//www.110.com/panli/panli_6222057.html -
了解详情
查明事实属实,本院予以确认。本院认为,金某某与威仁豪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依法有效,双方当事人均应履行。威仁豪公司的注册资金问题不影响本案系争合同的 单位。乙方逾期报到或不服从甲方另行安排的劳务用工单位及工作岗位的,视为乙方自行解除劳动合同。”,该项约定没有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亦为有效。根据本案查明的 ...
//www.110.com/panli/panli_6178984.html -
了解详情
的判决确实存在值得商榷之处,同时也说明我国劳动合同纠纷中违约受害人补救的法律制度尚需进一步完善。很明显,问题的焦点在于超过了仲裁申请期限,是不是同时 和判决摘自《法制日报》1997年4月30日第1版。 [2] 《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劳动部1994年12月3日 劳部发「1994」481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3973.html -
了解详情
的判决确实存在值得商榷之处,同时也说明我国劳动合同纠纷中违约受害人补救的法律制度尚需进一步完善。很明显,问题的焦点在于超过了仲裁申请期限,是不是同时 和判决摘自《法制日报》1997年4月30日第1版。[2] 《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劳动部1994年12月3日 劳部发「1994」481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3954.html -
了解详情
认定事实不清,适用法律不当。恳请二审法院撤销一审判决,支持上诉人的上诉请求。被上诉人安阳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辩称,本案是因解除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理应适用 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而超过法定仲裁时效。故原审法院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之规定,判决驳回上诉人林如平的 ...
//www.110.com/panli/panli_4036907.html -
了解详情
日再一次进行协商”的内容,以证明其已公布了解决方案并向劳动行政主管部门做了书面汇报;6、告知函,以证明其就劳动合同解除原因、经济补偿金如何计算 ,原告的行为构成了单方无正当理由提前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理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仲裁委据此裁决原告应支付被告赔偿金差额,并无不当;综上,原告要求不再支付被告 ...
//www.110.com/panli/panli_3481965.html -
了解详情
日再一次进行协商”的内容,以证明其已公布了解决方案并向劳动行政主管部门做了书面汇报;6、告知函,以证明其就劳动合同解除原因、经济补偿金如何计算 ,原告的行为构成了单方无正当理由提前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理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仲裁委据此裁决原告应支付被告赔偿金差额,并无不当;综上,原告要求不再支付被告 ...
//www.110.com/panli/panli_3453304.html -
了解详情
而发生的争议是权利争议。权利争议是为实现既定权利而发生的争议,它属于法律问题,故又称为法律争议。如支付拖欠工资争议、支付经济补偿金争议、补缴社会保险费争议 争议还可细分为工资争议、保险福利争议、劳动保护争议、培训争议、劳动合同解除、终止争议等。我们通常所称的劳动争议,实际上是指劳动者个人与用人单位之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8461.html -
了解详情
项规定,在劳动者没有本法第三十九条规定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下,如果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了一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在签订第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 对一些低技能、岗位专业性不强的劳动者采取到期不续签的做法,从而规避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法律义务,加重了劳动合同短期化的问题。这一项之所以这样设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803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