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 则》第五十五条和《合同法》相关规定以及夫妻财产约定的身份特点,夫妻财产约定法律行为的生效要件包括:①当事人是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夫妻财产约 定不适用代理制度;②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③约定不违反法律与社会公共利益的规定;④双方当事人必须是合法夫妻。夫妻财产的约定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2788.html -
了解详情
通过离 婚协议、离婚判决转移个人财产,损害债权人利益的,该债权人可以根据《合同法》第74条的规定以其债权为限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权人转移财产的行为。 受让人将依法即时取得该 动产的所有权或其他物权翩。物权法颁布之后,对善意取得制度进一步拓宽到不动产。《物权法》第106条规定:无处分权人将不动产或者动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2234.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的夫妻双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的夫妻共同财产制度,对改革开放以前和改革开放早期的中国来说是合乎国情的。因为当时人民并不 的方式予以处分,这种处分权在其他 领域理所当然地受到民法通则》以及相关法律如合同法》的保护,在婚姻家庭关系领域理所当然地受到《婚姻法》的保护,但婚姻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1540.html -
了解详情
不真正连带责任案件诉讼程序相关问题的分析 不真正连带之数债务产生于实体法,如合同法关于合同各方应全面履行合同,否则应承担违约责任,赔偿对方损失的规定;侵权法 混淆,并为审判实践提供法律依据,我国应当在立法上明确规定不真正连带责任制度,规范此类案件的审理,以充分保护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值得欣慰的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5970.html -
了解详情
是《物权法》确立的一种新型的登记制度,即预告登记制度。 一、何为预告登记制度 以我国《民法通则》、《合同法》为代表的债权形式主义的物权变动模式 请求权与不动产物权的请求权同样具有法律应该优先保护的性质,法律也应通过预告登记制度赋予这些请求权具备物权的效力。 四、预告登记的效力 1、担保效力 预告登记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2584.html -
了解详情
,我国的著作权法应允许作者或著作权人将作品的财产权转让。 为了克服实施著作权转让制度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应对我国的《著作权法》进行修改,增加以下内容: 1. 著作权转让合同,它同时受到《著作权法》和《民法通则》、《合同法》的规范。民法、合同法中的平等互利、诚实信用原则应该成为转让著作权的准则,如果出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547.html -
了解详情
双方在合同中约定,还可凭借人民法院的生效裁判行使。 (一)法律依托 登记请求权制度不但能够维护正常的交易秩序,保护权利人的利益,而且对物权法中的公示公信 ,一方负有办理登记的义务,另一方据此可以享有请求对方办理登记的权利。根据合同法原理,合同经依法成立生效即对缔约双方产生约束力。受制于意思表示的制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5025.html -
了解详情
能力者无权约定。同时,夫妻对财产的约定必须由双方亲自签订,不适用代理制度。 (2)约定必须出于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双方意思表示必须真实、自愿,不得违反 因此,经过公证的协议使夫妻约定财产制度易于操作,能够有效减少纠纷,更好的保护当事人的权利。 (5)约定的效力。根据合同法和物权法的一般原理,夫妻关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3921.html -
了解详情
,非常具体,有利于在实践中掌握。 二、如何判定是否符合法定岗位性质 因为劳动合同法未具体列举允许使用劳务派遣的岗位范围,《实施条例(草案)》尽管部分克服 向人民法院起诉。 三、劳务派遣超出适用范围的法律后果 1.劳动合同的效力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三项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426.html -
了解详情
的意思表示或者双方的协议,使基于合同发生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归于消灭的一种法律制度。 合同解除是否具有溯及力是一个在学术界容易引发争议的问题,立法对此也 原状难以达到其目的,可以选择损害赔偿。但在制度设计上我们仍然要保留恢复原状这种救济的可能性。 第二,从合同法的体系和谐来看,应该准确区分合同解除与合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879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