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法院时,可以规定应裁定中止后一诉讼的审判。四、诉讼中的抵销与协议仲裁、协议管辖的关系问题当事人可于诉讼中行使抵销抗辩,这是抵销制度的重要内容, 程序所审判的债权债务纠纷进行审判。至于被告最迟应当在第一审程序的什么阶段提出抵销抗辩的问题,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2条、第33条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81.html -
了解详情
为一体的,且调解贯穿于审理程序的始终。这种调、审结合的审判模式也是我国民事诉讼区别于其他国家民事诉讼的一个显著特征。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国陕甘宁 。(二)法院调解制度弊端之原因分析是什么原因使法院调解制度“沦落”到这一地步的呢?有学者认为,法院调解制度经过立法的一再修订,现已基本完善,诉讼实践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51.html -
了解详情
的企业法务工作者担任民事诉讼的代理人并处理回收债权等业务、扩大对外国律师的门户开放来打破封建时代行会式的封闭管理,这本身也是缓和限制、扩大自主权的 ”的制度设计方案[29]. (6)公平而合理的审判方式 包括提高民刑案件审理的效率和专业化水准、充实调查取证的程序、导入惩罚性赔偿、承认团体诉权和由代表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63.html -
了解详情
和部门的长官意志还比较严重,很容易出现某个领导干预审判工作的情况,一些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在诉讼中对法院的信任度不高,总是热衷于找领导解决问题,而一些领导往往不 个人的办案量等。但是公正是什么时候都不能舍弃的价值选择。民事判决书的模式改革势在必行。这关系到的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的双重实现。这更关系到公众对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356.html -
了解详情
推进,其另一面、也就是与我们原有的民事审判方式所不同的方面将日益显现出来,而这些未必都是我们所欢迎的。 首先,民事诉讼的成本将会不断增加。对当事人而言 对法律援助的投入,这必然会使民事诉讼的整体效益受到影响。 其次,在“打官司”的过程中(主要是普通程序),原有的程序的便利性将会为复杂性和专门性所淹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293.html -
了解详情
的方式。 职权主义和当事人主义一样,都注重公开审判等程序的运用,并强调辩论主义在庭审中的应用。但职权主义认为民事诉讼的目的是真实的发现而主要不是程序公正 所发挥的作用那么大,法官完全有权利处理庭审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和问题,应该调查什么和不应该调查什么,完全由法官自己掌握,庭审活动通常采取在法官主持下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939.html -
了解详情
,确定庭前准备时间的长短,不是一个孤立的诉讼效率问题,其与对当事人诉讼权利的保障无不相关。因此,我们必须承认,在追求民事诉讼的效率目标时,不可避免 保障程度,对于实现程序正义的工具价值和籍此保障实体公正的实现具有直接的积极作用。当事人参与的权利蕴涵着诉讼的本质和内在要求:一方面审判的内容和对象需要有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35.html -
了解详情
的理解,认为凡是保护民事权利的程序都是民事诉讼程序,理所当然的应当包括审判程序和执行程序。如在原苏联,法院判决强制执行即是作为民事诉讼的最终阶段来对待的。 措施和制作判决书应明确、具体等,本身即属于审判机构依法应履行的职责,不存在什么审执配合问题。因此,所谓的审执配合或审执兼顾、审执结合之说并不科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81.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结果的形成也就有着深刻的意义。诉讼程序的进展过程实际上也是各方主体进行对话、交涉与选择的过程,这种对话、交涉与选择在民事诉讼中体现得尤为明显。虽然在 若双方都认为无对簿公堂之必要,便可立即止步,就争议事项达成和解而避免启动一个不必要的代价昂贵的正式审判程序,从而为当事人也为社会节省了一笔可观的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78.html -
了解详情
毫减损。当事人只有充分享受了正当权利,才会认同判结果。协同主义,实际上是首先让当事人明白他们该享有哪些权利,而后,法院、律师再协同当事人充分实现他们 并没有造成什么混乱,而且已为司法实务工作者所适应。其它大陆法系国家民事诉讼法典,其篇章体系结构基本类似:首先是含有指导性规定的总则,其次是审判程序,再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7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