赔偿部分难以实现,执行也十分困难,不仅使自己的人身损害、财产损失难以得到有效的赔偿,而且心理上的阴影更是久久难以消失。另一方面,由于被告人没有被免于 比较合适。参照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依法快速办理轻微刑事案件的意见》中的有关规定,暴力犯罪案件适用刑事和解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 案情简单,事实清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855.html -
了解详情
原则高度只有量刑适当,才能真正体现刑法适用人人平等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刑事案件的处理才有可能让被告人及其亲友、被害人和公众服判,实现刑罚制度与犯罪态势 给予刑事处分,并应根据情况判决赔偿经济损失、第37条规定了非刑罚处罚方法的赔偿损失等内容,但是对被告人赔偿被害人如何在量刑中体现,法律并没有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4935.html -
了解详情
年与1978年相比,刑事案件的立案率也增长了2.2461倍,平均每年增长11.298%.[3](P1)学者郭星华指出了前述同步论者(经济发展与犯罪增长之间存在 法官决定适用何种程序,并由他再进行审判。这里的问题是,案件很多,法官面临处理案件的压力,为加快庭审的速度,法官必然倾向于选择简易审判。解决这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2349.html -
了解详情
罪刑法定、罪刑均衡等都是普适性的真理,那么刑事和解便不具有正当性。因为在没有正式判决之前便开始就被告人的赔偿进行讨价还价,这意味着已经进行了有罪推 正义理论的思考从来没有中断,最近,我想研究一个命题:就案件的解决来说,程序正义对胜诉方和败诉方的影响是否相同?胜诉方需要程序正义吗?败诉方需要程序正义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2313.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的执行程序。长期以来,我国在实践中,对刑事案件的判决和裁定中关于财产部分的执行,适用民事案件的执行程序。我国《民事诉讼法》第207条规定:发生 的,不执行罚金等财产刑,并不代表不对犯罪分子的违法所得进行处理。实际上,我国刑法规定的赔偿经济损失、赔偿损失、没收违法所得、没收犯罪工具、没收违禁品等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032.html -
了解详情
。从这个意义上讲,追赃既不同于刑事制裁,也不同于刑事强制措施,而属于民事范畴。[8]当司法机关通过追赃活动完成对刑事案件的侦破之后,需要对涉案赃物进行及时的 上晚于前者10年,其具有两大亮点:一是设专章规范涉案财物的处理问题。这表明,司法机关在完成行政案件的侦查并对行政违法人作出处理之后,涉案财物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828.html -
了解详情
方面没有问题了,民事方面则能调解则调解,不能调解则或以被告人的赔偿能力为依据,或以案件具体情况为由,人为地扩张了裁量权,不注重当事人民事权利的保护, 民事审判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审判人员要克服以刑抵赔的审判观念,以切实维护当事人的民事权利为己任。大多数刑事案件的发生,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105.html -
了解详情
的司法解释,与知识产权民事案件类似,提高知识产权刑事案件的审级,以协调管辖竞业禁止纠纷刑事、民事案件的法院级别。 2.立案标准问题。立案是法院受理案件的 被控侵权人违反不竞业义务是对权利人竞争优势的损害以及基于这种优势所带来的经济利益的损害。遭受的损失大,获得赔偿的数额也会随之增加。损失包括直接损失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704.html -
了解详情
连带责任和垫付责任,也不存在追偿的问题。由于被害人郑志龙、胡晓勤的父母在刑事案件中提起了附带民事诉讼,在得到民事赔偿后,其又以同一事实要求经营者 赔偿以赔偿当事人所实际遭受全部经济损失为原则,包括已遭受的财产损失和可得利益的损失,它是指对财产损失的赔偿。而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5029.html -
了解详情
解决的直接收益和表层效果,这种认识不无道理,在刑事和解制度能够按照理想设计运作的情况下,的确有可能为刑事案件的当事人及办案机关带来某些现实利益,但是,若果 。试想,当作为公共秩序和人间伦理最终保障的刑事司法,常常基于由加害人经济势力大小而导致的赔偿能力强弱对罪行相当的不同加害人实施差别对待时,其结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485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