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分别在小范围内对部分法官和律师进行了多次访谈。在访谈的同时或之后,还向从事民事审判工作的法官发放了有关他们如何操作民事一审程序的问卷,对于审判者 与基层法院的区别,一位学者主张可以把我国基层法院改造为简易法院,以中级法院作为普通案件的初审法院和简易案件的上诉审法院。参见章武生:《基层法院改革的若干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254.html -
了解详情
是诉讼程序进行时用于比较轻微事项的一种简易证明方法,只限于诉讼法有规定的情况。[3]德国的证据学理论常使用证明和说明两种概念。凡使法官确信某一案情 申请回避的理由; 7.申请延期审理或诉讼程序中止、终结的事由; 8.申请启动审判监督程序的条件; 9.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其他事实。 四、疏明责任分配标准辨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047.html -
了解详情
组织庭前证据交换,庭审阶段不允许提交新的证据。凡庭前未开示的证据,在法庭上不能使用。对于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可不采用法定举证时限,而适用法院指定 适用的方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具体问题的意见》第74条对于举证责任倒置适用范围作了明确的司法解释。其中包括:(1)因产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96.html -
了解详情
,当事人 的诉求也五花八门。所以,法官释明的范围上不宜作列举式规定。建议今后能在民事诉讼法的总则部分 对法官释明权作出原则性规定,但条文宜精不宜多, 、诚实地完成举证。向被告送达应诉通知书,通知其在收到通知书的次日起 15日内提向法院提交答辩状。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向当事人说明逾期举证及拒不到庭的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170.html -
了解详情
的范围,扩大当事人处分范围。主要有以下几点: 1、程序选择的契约。程序选择的契约,是指当事人可以约定选择解决纠纷的程序的契约。这种程序选择包括了非诉讼程序与 诉讼程序的简化,可规定使用简易程序的案件可免去复杂的说理,但对于适用普通程序的案件,详尽的说理是非常有必要的。在这方面,《民事诉讼法》修改中应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270.html -
了解详情
权利的手段当然不会仅仅限于程序(严格地说是正当程序)。所以,只要能够实现权利,使用的手段可以不加考究。这种重实体,轻程序的观念,很久以来一直支配着 的冷淡。对此,有必要设置有别于简易程序的低额诉讼程序,以解决类似问题。关于第二点,主要是指经济贫困的当事人,难以通过民事诉讼实现权利,或者在进入诉讼程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501.html -
了解详情
了扩大独任制的使用、降低与废除上诉救济的价额标准、分化上诉程序的功能、简化对无意义上诉的审理程序以及强化一审等一系列措施。关键词:民事诉讼;上诉制度; 日益增多,初审法院一直存在审判人员不足的窘境。(二)改革的目标与原则世界范围内民事司法改革的实践已经证明,任何国家的诉讼制度改革要想取得成功,必须首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71.html -
了解详情
主体性原理,应当承认当事人双方在一定范围内有合意选择程序或者单方选择程序的权利。这是因为,当事人是程序的主体,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有一定的意志自由并享有处分权 司法效率。 在我国现行的民事诉讼法中,也存在一些有利于当事人的系争外利益保护的程序和制度,例如,诉的合并制度、简易程序、督促程序、审限制度、调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507.html -
了解详情
,那么当事人选择适用诉讼和解、诉辩交易等等与公正的尺度不一致的制度设置或放弃使用复杂程序的权利或放弃审级利益的行为更无从解释。笔者认为,当事人诉讼的基本 法官的个性发挥留下多大余地,判决书在报告审判过程方面的功能无从发挥;(2)以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法律关系简单,法律规定明确,判决在本身在解释法律和创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806.html -
了解详情
,则可协商申请法庭进行不使用诉讼文书审理,这样可节省时间、减少开支。二、法院职权主义的审前程序模式实行法院职权主义审前程序的主要有德国、日本、奥地利等 规定了证据交换的适用范围、时间要求、操作问题等具体做法。上述规定的实施,必将在制度上保证民事审判质量,促进审判效率提高,对我国民事审前程序的系统构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6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