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数量,诱导争议通过其他渠道解决;(2)增加法院对诉讼的监管,以提高效率;(3)调整诉讼费用的分担原则,防止滥诉。但这些方案在学界及实务界皆有反对 出示和争执点的发现从而为庭审有秩序、有重点地进行打下基础。此外还应完善我国民事诉讼中的承认制度。承认不仅可以在庭审中作出,而且在庭前程序中也应得到充分重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596.html -
了解详情
在制定时,就没有必要也把其根据的某上位法的规定重复一遍。为此,笔者认为,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就应当根据民事诉讼自身的规律和特殊要求,只规定特有原则 ;既可以用书面形式,也可以用口头形式辩论;既可以在法庭辩论阶段,也可以在诉讼全过程辩论。法院应当保证当事人充分和平等地行使辩论权,依法提供各种便利条件。2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728.html -
了解详情
确定判决,确有重大错误时,须向最高人民法院提起抗诉,请于再审。随着原苏联诉讼制度的引进,原苏联的诉讼理论亦随之被介绍到我国。50年代中后期一批原苏联法学家的 原则,在理论上也把这两个原则作为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但原苏联民事诉讼中的辩论原则却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加以重述的辩论原则。其含义已经完全区别于大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6361.html -
了解详情
的二元因素组成。两者在民事诉讼中分别表现为民事诉讼基本原则和民事诉讼各项制度性规定,其中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规定着民事诉讼主体从事民事诉讼活动、司法机关从事 A 来说,B 属于非确定性规范,但与规范C 相比,B 又属于确定性规范。如果沿着这样的道路递推下去,我们还可以将不确定规范分为弱式不确定规范和强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499.html -
了解详情
? 本文拟就这些问题做些尝试性的探讨,以期对民事诉讼法的发展和完善有所裨益。 一、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困境 逐条对我国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进行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主要存在 政策。当立法者们充分注意到某项制度、原理乃至规范的重要价值时,往往借以擢升其为原则、基本原则而使之为适用者所遵守与膜拜,然而却未曾意识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752.html -
了解详情
共和国诉讼程序 通则(草案)》。该《通则》规定,最高人民检察署认为最高人民法院的确定判决,确有重大错误时,须向最 高人民法院提起抗诉,请于再审。随着 当事人的处分权受到限制,国家的积极干预上升为民事诉讼 的基本原则。整个民事诉讼理论体系的基调就是法院的职权至上。整个民事诉讼理论体系都是为一种 职权主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37.html -
了解详情
共和国诉讼程序通则(草案)》。该《通则》规定,最高人民检察署认为最高人民法院的确定判决,确有重大错误时,须向最高人民法院提起抗诉,请于再审。随着原苏联 当事人的处分权受到限制,国家的积极干预上升为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整个民事诉讼理论体系的基调就是法院的职权至上。整个民事诉讼理论体系都是为一种职权主义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08.html -
了解详情
章,以第517条加以规定的。这种体例不仅内容庞杂,也因对确定原则的标准的不清楚,导致对哪些是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也难以确定。确立符合民事 [J].现代法学,2005,(1).P132. [11]常怡.人权背景下对民诉法修改的几点思考[J].法学家,2004,(3).P11. [12]杨荣新,乔欣.重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989.html -
了解详情
主张时主动进行调查,并根据结果作出裁决。 2.法律审法院审理的范围。处分原则和辩论原则是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因此与第二审上诉相同,法律审 以书面审理为一般情形。 [20][日]兼子一、竹下守夫等:《民事诉讼法》,弘文堂1986年版,第1227页。Rosenbeg-Schwab,aa.0.,9146(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018.html -
了解详情
使处分权丧失对法院审判权和当事人自身的约束力。 笔者认为,作为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处分原则应当是调整当事人与法院在民事诉讼程序中相互关系的准则。其内涵至少应包括三个方面 整理和确定争点。若一方申请放弃,则视为该争点不存在且系于该争点的实体权利也视为放弃或归为对方当事人。舍弃、自认等行为均视为消灭争点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312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