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还可以借助行政诉讼程序追究有关部门和人员的适用法规和规则的具体性行政行为的责任,进而借助对适用行为是否违宪问题的司法审查这个中介来为宪法诉讼的制度化搭桥 在这里,大多数人当时并没有注意到收容遣送制度与收容审查制度的区别,也没有充分注意到自愿性收容与强制性收容的区别),所以不可能接受合宪化解释。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44.html -
了解详情
适用民事诉讼程序。[3]但是,根据现行的单行法律及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的有关规定,行政合同纠纷当属于行政纠纷,适用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程序 存在,不是通过强制手段。笔者认为,行政合同是行政性与合意性的统一。 根据通说,民事合同与行政合同的区别有以下三点:第一,订立行政合同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5742.html -
了解详情
由于税务行政案件实行复议前置原则,不能作为行政复议第三人的身份出现也就不可能在行政诉讼当中享有原告的主体资格。从这个意义上,《行政复议法》还需扩大 执法、复议和诉讼制度的合理性和公正性,必须正确理解税收的本质,并与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税收制度进行客观的比较,以寻求公正的评价。 (一)税与民事主体的财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4019.html -
了解详情
的其他文书。但我国目前仅有《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和《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中使用了公文文书概念,很难说私文书概念已被我国法律 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劳动者支付加班费。 [32]王亚新:《对抗与判定日本民事诉讼的基本结构》,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83页。 [33][日]高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0408.html -
了解详情
程序作了明确区分,分别将其归结为民事诉讼、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等不同的类型。就实体法与程序法的关系来看,程序法制度设计的基本要求是应当满足实体法制度设计所追求的 、平等及尽可能限制国家权力对正常经济生活的干预。商法与传统民法的区别在于,传统民法更偏重于静态的保护和原始权利的保护,而商法则侧重于对动态交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2839.html -
了解详情
行政机关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10] 三、我国民事诉讼前置程序设置的基本原理 诉讼前置程序的科学设置是完善我国民事纠纷解决机制的重要一环。我国纠纷 事业单位与其工作人员之间因辞职、辞退及履行聘用合同所发生的争议与劳动争议没有本质的区别。聘任制公务员与所在机关之间聘任合同是按照平等自愿、协商一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5096.html -
了解详情
单位和个人一同加以规定,但是,由于刑事诉讼的特殊性,与民事诉讼存在较大区别,因此,也不能对此加以类推认为单位在刑事诉讼中也同样具备证人资格。虽然实践中 ,不能作证人。最高人们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53条规定:不能正确表达意志的人,不能作为证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1012.html -
了解详情
非直接利益相关性。也就是,起诉人必须与诉讼请求无直接利害关系。如果一个人为了个人利益而提起诉讼,那只能是一个普通的民事诉讼或者行政诉讼,而不是公益诉讼。 。为避免浪费社会资源,应该对诉讼主体的资格有所区别。本人认为,可以对诉讼主体资格做如下区分:一是公民个人应结合自身的能力和关注点,在一定范围内提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7336.html -
了解详情
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六十三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以证据能够证明的案件事实为依据依法作出判决。2002年颁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的 的证明要求并无本质区别。这种表述与我国循实情而断案的历史法律传统相吻合,易于被裁判者和普通大众所接受。但是,对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笼统采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223.html -
了解详情
的作用。在大陆法系的德国与日本都确定了公共利益代表人制度,确立了检察官作为公共利益代表人参加民事诉讼的制度。在英国,总检察长和副总检察长在涉及政府重大 的权威性和单向性,监督者处于上位,被监督者处于下位,法律关系不平等,监督权与作为司法裁判请求权的公诉权有着本质的区别。另一个是当事人处分原则是当事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74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