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当事人秘密录制双方谈话或行动,对方当事人虽不同意、或在庭审中予以否认,但有无利害关系人在场,并证实私录过程真实的,可以作为证据使用。上例中, 多方的前后语言上很容易听出或者推出事实真相是什么。以下这个案例则是一个极为典型的案例:企业挂靠经营合同纠纷案中的录音证据决定胜诉案例。 赵某某在一审中起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445.html -
了解详情
裁量权,以期更有效地规范破产利害关系人的行为。而在目前的破产案件审判实践中,法官则需对可撤销行为的构成有一个抽象的概念性的认识,从而对目前破产法中 已经取得执行名义或者该行为是通过强制执行得以发生而被排除。美国判例法中认为州法中的强制执行,适用破产法中可撤销的优惠行为的规定。我国破产法关于某些执法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273.html -
了解详情
瑞士民法则是将代理作为独立于基础行为的行为来规范的。根据《意大利民法典》第1387条规定,代理权可以根据法律发生,或者由利害关系人所授予。在两国民法中,代理人以 尔斯的学说,(注:《法律行为中的代理》,第202页以下。)着眼于授权行为和执行行为之“总体过程的统一性”。(注:如施坦尔(Stanzl),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993.html -
了解详情
争议时请求法院以诉讼方式保障自身权益。无论程序设置者的诉讼目的是什么,其目的的实现只能通过实现程序利用者的目的来达成,因此法律明文规定了不同诉讼阶段当事人的 于充实诸程序制度,巩固诉讼程序中当事人及利害关系人的程序主体地位,而不是受审判权支配的客体。⑩人民主权思想对诉权理论的影响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763.html -
了解详情
的司法制度来看,起诉主体问题是环境审判机构运作的薄弱环节。我国现有诉讼法中将原告资格限于直接利害关系人,但环境损害具有群体性、流动性、累积性、综合性、潜伏性 的统一性。 六、法院在环境司法中的审查范围问题 法院面对环境案件,应该审理什么,是摆在法官面前的重要问题。环境案件的核心点在哪里?如何找到解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306.html -
了解详情
的同时,经常申请采取证据保全措施。司法实践中,当事人以各种理由阻碍证据保全裁定的执行时有发生,且各地法院对证据保全的执法标准不尽统一。本文对此进行探讨。 初步审查,由当事人提供有效的权利证明,即审查申请人是否是争讼之权利的所有人或利害关系人;其次,审查申请人提供的申请书记载的保全事项是否全面,如是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5636.html -
了解详情
对象和守法外,与执法毫无关联。在法律实证主义看来,法律是国家垄断的行为规则,私人不可能在法律执行中发挥主体作用,但一些经济学家认为,执法权究竟属于国家抑或 的作用,应当允许作为非利害关系人的私人扮演私人总检察长,针对侵害公共利益的行为代表政府提起诉讼。公法中的诉权例如刑事诉讼中的公诉权不但可以私人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099.html -
了解详情
争议时请求法院以诉讼方式保障自身权益。无论程序设置者的诉讼目的是什么,其目的的实现只能通过实现程序利用者的目的来达成,因此法律明文规定了不同诉讼阶段当事人的 于充实诸程序制度,巩固诉讼程序中当事人及利害关系人的程序主体地位,而不是受审判权支配的客体。⑩人民主权思想对诉权理论的影响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94.html -
了解详情
机关间会商、专家参与、利害关系人听证、联邦上议院批准等等程序,程序要求较为严格。{22}(P222)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恰恰相反,在德国, ,这种情形在裁量基准中并没有什么两样。在法治发达国家,没有任何经验能够表明,引进公众参与就必然能够提高行政立法的合理性,尤其是在行政规则和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1619.html -
了解详情
利益分配。利害关系人难免通过各种方式来影响审判结果,德国历史上始终存在着职业自治与外界干预的紧张关系。[17] (P248)虽然前文提到法官选任和晋升过程中的行政 ,我国司法权在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有了很大提升,但司法的运作仍然深受地方化、行政化以及执行难等问题的困扰,更不用说法院参与公共政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303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