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单方法律行为来说,判断法律行为是否成立,一般是看行为人是否已经作出了明确的意思表示。如果行为人对免除债务、追认无权代理、放弃继承权等已经作出了明确的表示 之一。既然《证据规定》仅对合同生效而非有效的证明责任作出规定,关于合同是否有效的证明责任的承担也就是法律上的一个空白或漏洞,对此显然有研究的价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672.html -
了解详情
中存在证明那也就应当存在更进一步的证明责任的承担,而作为刑事诉讼中的一种风险负担,它也必定与某种法律后果相联系,当提出主张一方不能合理化排除与之主张 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但其在前一次刑事诉讼过程中曾经有妨碍刑事诉讼正常进行的前科,其故意逃避使侦查活动无法正常进行,表面看来虽然在这两种不同方向的作用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414.html -
了解详情
中存在证明那也就应当存在更进一步的证明责任的承担,而作为刑事诉讼中的一种风险负担,它也必定与某种法律后果相联系,当提出主张一方不能合理化排除与之主张 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但其在前一次刑事诉讼过程中曾经有妨碍刑事诉讼正常进行的前科,其故意逃避使侦查活动无法正常进行,表面看来虽然在这两种不同方向的作用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89.html -
了解详情
决定,不会转移和改变。所以本文所说的举证责任的分配不如说是证明责任的分配,只不过考虑到证明责任的分配直接关系到由谁先承担提供证据的责任问题,因为证明责任的 事实说、法律要件分类说、危险领域说、盖然说等。我国理论界深受大陆法国家的影响,以主张法律要件分类说为通说。⑻该学说最早由德国学者韦伯(Weber)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5179.html -
了解详情
认为,所谓明知,是指P2P网络服务商明确知道P2P用户通过P2P软件实施侵犯他人著作权的行为,但仍不采取措施以消除侵权后果。[13]应知意味着行为人对他人负有 一般的盖然性标准予以证明。 当然,如果行为人知道了相关事实,但其基于对法律的错误理解并不认为自己的行为构成侵权,其能否免于责任的承担呢?答案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5113.html -
了解详情
罪判决,就体现了这一裁判逻辑:被告人杜培武及其辩护人对公诉机关出示的证据表示异议,被告人杜培武当庭辩称案发当晚未曾见,也未曾驾驶云OA0455 这种误解看似对被告人有利,但实际上并未给被告人带来任何实质利益。因为这种被告人几乎不承担任何证明责任的理论设想,完全不具有可操作性[11]。 可以说,被告人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9961.html -
了解详情
Bundy v.Jackson, supra[7]两案判决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工作场所中带有性意味的行为,在没有遭到拒绝或者在遭到拒绝后立即停止时不被看作带有侵犯性 的根本体现。就雇主而言,由雇主就其没有过错承担举证责任符合由积极事实的主张者承担证明责任的基本原则,因雇主是就其已对防止和纠正性骚扰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7961.html -
了解详情
【出处】《法学评论》2012年第4期 【摘要】控方承担证明责任的传统观念与无罪推定原则、控辩平等并无必然连接,实务中对之 Evidence 1984,Road Traffic Act 1988等。 [20]参见[德]许迺曼:《论刑事诉讼的北美模式》,茹艳红译,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3962.html -
了解详情
被告人有利,但实际上并未给被告人带来任何实质利益。因为这种被告人几乎不承担任何证明责任的理论设想,完全不具有可操作性。此类误解在日本法学发展史上亦曾出现 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44页。 [17]陈界融:《证据法:证明负担原理与法则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5页。 [18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3036.html -
了解详情
不明而拒绝做出裁判。这时就要求法官必须按照一定的规则确定由某一方诉讼当事人承担不利的诉讼后果。而证明责任的基本功能恰恰在于保障法官在事实处于真伪不明状态 论[M].庄敬华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 【6】叶自强.举证责任及其分配标准[A].梁慧星编.民商法论从[C].法律出版社,第7卷。 【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267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