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益的危险,这种危险的判断离开行为人的意思通常难以判断,因而对既遂与未遂进行区别判断是由于处罚根据不同所导致的,没有什么矛盾的地方。{36}即便未遂犯 ,最不像Welzel理论的就是所谓的社会相当性理论。 无论是借助社会伦理规范概念,还是社会相当性概念,抑或所谓行为规范违反,其明确性都远不如法益侵害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683.html -
了解详情
法益的危险,这种危险的判断离开行为人的意思通常难以判断,因而对既遂与未遂进行区别判断是由于处罚根据不同所导致的,没有什么矛盾的地方。{36}即便未遂犯 ,最不像Welzel理论的就是所谓的社会相当性理论。 无论是借助社会伦理规范概念,还是社会相当性概念,抑或所谓行为规范违反,其明确性都远不如法益侵害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682.html -
了解详情
两种对立的观点:一、乙构成盗窃既遂的单独犯,甲构成抢劫罪的片面共同正犯;二、甲对丙使用暴力,目的是使乙容易实施盗窃,既然与乙没有意思联络,就不过 而不能适用故意杀人罪的归责,结果甲成立故意杀人未遂与故意伤害(致死)罪的想象竞合犯,而不成立故意杀人罪既遂,这个结论被认为不合理。因此,本文主张提倡行为共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7650.html -
了解详情
手段而未劫取到财物的,还是只能认定为抢劫犯罪未遂。同样道理,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只有已取得财物(或用来支付了费用),才能按盗窃既遂处理。使用过程中被 不知密码等原因而未提取到现金,则不能认定为盗窃既遂。第三,从刑法理论而言,无论是信用卡诈骗罪还是盗窃罪,都是以非法取得他人占有的财物为特征的取得罪,是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166.html -
了解详情
领导、参加恐怖活动组织、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的,属于实行行为。因为这两种犯罪集团是刑法分则直接禁止的犯罪行为。 5.跟踪、埋伏等候、尾随作案目标。 关于预备行为, 犯,还是行为犯来分别把握。 如抢劫罪造成了轻伤以上结果的,即便没有取得财产也是既遂。 另外,盗窃也是常见的。如盗窃、诈骗、抢夺既未遂标准大致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0592.html -
了解详情
。本案实际上涉及三个方面的问题:即抢劫罪既遂与未遂的区分标准问题;事中共犯的认定问题;明知抢劫得来的信用卡而帮助取现与明知盗窃得来的信用卡而帮助取现在性质上的 挥霍。此案中,甲乙二人即属事后共犯。由上可见,无论是事前共犯,还是事后共犯,其共同犯意均形成于着手实行犯罪之前。本案中,现有证据无法证明,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780.html -
了解详情
信用卡并使用后,又恶意透支的,如何定性;盗窃信用卡并使用是否存在共犯,着手和既遂的标准是什么。是否存在未遂;其属于吸收犯、牵连犯或是其他;以诈骗 犯罪的成立。(三)故意犯罪停顿状态问题1、何时着手无论是信用卡诈骗罪还是盗窃罪都是数额犯,即都是结果犯。盗窃罪、诈骗罪都存在未遂犯。刑法第196条第3款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1022.html -
了解详情
或大致相同,对这样的盗窃既遂犯的处罚,才是对盗窃未遂犯进行处罚时的比照对象。只有这样,二者才能主要地通过盗窃犯罪既遂与未遂的不同状态,表现出社会 的着手实施程度,以及行为接近犯罪结果发生的距离远近,确定从轻还是减轻处罚及从轻或减轻的幅度。在盗窃未遂中,有的是刚刚着手进行犯罪,如犯罪分子在撬财务室的门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0384.html -
了解详情
盗窃罪(未遂)。⑻第四种观点认为,应根据是对自然人使用还是在自动取款机上使用,分别以信用卡诈骗罪和盗窃罪既遂论处。因为对自然人使用时,行为人主观上有盗窃的 。第三种观点认为,误认无效的信用卡为有效的而盗窃,这就是盗窃罪未遂,言下之意是盗窃有效的信用卡就构成盗窃既遂,但由于信用卡卡片本身的价值很低,达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732.html -
了解详情
盗窃罪(未遂)。⑻第四种观点认为,应根据是对自然人使用还是在自动取款机上使用,分别以信用卡诈骗罪和盗窃罪既遂论处。因为对自然人使用时,行为人主观上有盗窃的 。第三种观点认为,误认无效的信用卡为有效的而盗窃,这就是盗窃罪未遂,言下之意是盗窃有效的信用卡就构成盗窃既遂,但由于信用卡卡片本身的价值很低,达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68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