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程序进而对外国法院判决与执行问题的影响进行探讨。 一、程序的正当性与程序参与原则 一个具有正当性的法律制度,一般能够在社会中得以长期维持和存在。法律 即程序在实现实体法所承载的价值目标方面的有用性和有效性;内在标准即法律程序的正义性,又可称为公正性,即程序本身所具有的内在品质。[3]这种标志着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876.html -
了解详情
”这两个概念加以区分之后,作为正统性记述符号的“legitimacy”基本上可以被理解为超越法律实证主义的“正当性”的同义词。 我在这里就是以这种正当性蕴含来界定“正统 功能日益萎缩,与此相应,民主主义审议和决定的程序的替代性作用也就越来越大。事实表明,在整个二十世纪,民主化是推动世界各国法与社会发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75.html -
了解详情
所导致的,因此,它们也永远没有一个终结的状态,而是永远变化着的;(2)。 法律解释的正当性可以是由明确的法律规则来确认的,但却并非必定如此,还有传统等 日常生活中真正发挥作用,便需要建立一种解释和适用法律的正当程序,使法律最终能够与人民生活的一般规范相融合。 (本文的写作得到朱苏力、贺卫方、梁治平、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68.html -
了解详情
的处理决定,被害人要想以个人力量提供足够证据证明被告人的罪行,以达到人民法院的立案标准或者有罪判决的证明标准,其难度可想而知。实践中,也极少有被害人通过 要求一切诉讼都必须遵循程序的正当性和诉讼权利的平等性。《法国2000年6月15日关于加强无罪推定及被害人权利保护的法律》专门增设的《法国刑事诉讼法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9069.html -
了解详情
其在实质上也就具有了真实性。在诉讼活动中,程序的正当性与合理性有其自在的独立价值,而且这种价值的实现和保障比实质真实更具有可操作性,因此,司法证明只要 证明的标准不能是难以实现的客观真实,而应是切实可行的法律真实。法律真实中也恰恰体现了证明标准所要求的正当性与合理性。 证明标准则是在每个案件中都必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233.html -
了解详情
只是法官源于证据的法律范围内的真实而不可能是客观真实。三是,通过审查判断证据借以发现案件事实的真相是一个程序过程,因此,程序的正当性对诉讼结果具有 ,2002年版。 参考论文: 苗加佳《论法官判案以事实为依据兼论民事案件证明标准》中国民商法网。 参考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最高人民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3726.html -
了解详情
。 此外,目的论对司法实践也并非完全无能为力。目的论可以为法官的法律解释提供方向性的指导,而在成文法不甚完善的国家,这种指导在某些时候显得更为重要。目的论的这 证据,并且由相信是公正无私的法官进行了慎重地审理,所以对结果的不满也就失去了客观的依据而只得接受。[15]同时,程序的正当性也是使审判机关获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147.html -
了解详情
再对其再行追究。因为在这些情况下,据以作出裁判的事实虽然不是于客观真实,但它受到程序规则的严格限制,具有法律上的正当性和确定力。这也是程序独立价值的 事实的构成要件,证据必须要与其具有相关性,才能具有可采性;二是刑事诉讼法和证据规则的制约,他们规定了证据的可采性标准;三是依据证据认定案件事实的过程,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562.html -
了解详情
的控方,而应把其定位为法律监督者。在承认将减刑、假释提请权赋予执行机关的制度设计具有正当性的同时,也应注意从以下两个方面对 :法律出版社,2007.502。 [7]高铭暄,赵秉志.刑罚总论比较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520。 [8][15][19]于同志,陈伶俐.论减刑程序的正当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557.html -
了解详情
最低正当程序四方面的要求,包括法律程序对程序主持主体的正当要求、程序结果接受主体对法律程序的正当要求、程序法律行为的及时终结性、程序法的公开、透明性该论述从各个 的列举式研究中,而未能向前迈出关键的一步,以构建正当法律程序的系统化理论。因而各自的论述都显得繁杂而各家各话、标准不一,这是不利于正当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101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