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法院对审判权的独立行使,不利于司法公正与社会正义,从而主张民事诉讼检察监督否定论或有限论[3]。笔者认为,对于检察机关是否有必要 程序,也不能通过参加诉讼对正在进行的审判活动进行监督,只能等到诉讼结束,法院裁判发生法律效力后,才能通过审判监督程序进行监督。这说明检察机关抗诉受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272.html -
了解详情
的地位。 (二)在其他的非民事抗诉案件再审的审判过程中 民事诉讼相较刑事诉讼来说,案件数量较为众多,因此作为法律监督部门的检察机关不可能、也没有 我国民事诉讼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以及一些司法解释中,对人民法院在执行过程中行使实体裁判权都有所规定,如对执行异议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70.html -
了解详情
一、二审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依照第211条的规定,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的案件,人民法院发现原一、二审判决遗漏了应当参加的当事人的,可以 将该案视作购销合同还是买卖合同有“天壤之别”,显然该案是购销合同关系按照该司法解释已经超过诉讼时效,乙方已丧失胜诉权。我们认为,在该案中由于适用法律错误致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31.html -
了解详情
诉法的再次修订,无疑也应当高度重视现行民诉法颁布以来最高法院所作的司法解释,将审判实践中的成功经验上升为法律。?另一方面,民诉法的修订也为立法机关审视 原则进行甄别、筛选:?首先,有可能作为法律规定的司法解释应当是对民事诉讼程序事项中的普遍性、共同性问题所作的解释,而不应是对个别问题、特殊性问题所作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817.html -
了解详情
《民事诉讼法》第十六章专门规定了审判监督程序,民行监督的对象包括法院的民事、行政审判活动,理应纳入本章予以立法。但梳理本章内容之后不难发现:所谓 的程序,应该说这是立法的疏漏[1]。 2、司法解释之规定 2001年高检院出台的《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抗诉案件办案规则》(以下简称《办案规则》)是迄今民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3645.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审结后才发现犯罪嫌疑的案件,民事诉讼非经审判监督程序的撤销依然有效,刑事诉讼另行单独开始。 第五,案件当事人因同一法律事实而有经济犯罪嫌疑 ,2008(2)。 【参考文献】 {1}赵嵬.刑民交叉案件的审理原则相关司法解释辨析[J].法律适用,2000,(11):15-16.30. {2}赵嵬.刑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3582.html -
了解详情
的一方当事人,均不得作为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通知其参加诉讼,但在笔者看来,《民事诉讼法》和司法解释对专属管辖的规定尚嫌不足。为了进一步强化专属管辖的 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通过了《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审判监督程序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解释》第14条规定:违反专属管辖、专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2272.html -
了解详情
不查明有何法律后果?《刑事诉讼法》却并未规定,最高人民检察院也未作出相应的司法解释。 2《刑事诉讼法》第77条第2款规定:如果是国家、集体财产遭受 现行《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检察机关提起民事抗诉,又只能针对生效裁判,启动的必然是审判监督程序,这是检察机关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时一个难以解决的操作障碍。 (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1832.html -
了解详情
意义;现行制度;完善与构想 【写作年份】2007年 【正文】 民事审判监督程序,也叫再审程序,是我国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它是指人民法院对已经发生法律 即应通过再审制度加以纠正,贯彻了我们国家有错必纠、有错必改、实事求是的司法理念。 一、设立民事审判监督程序的意义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曾对司法公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9940.html -
了解详情
物质损失的。因此,在这些犯罪造成物质损失时,被害人应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由于我国法律和司法解释在案件受理范围问题上规定的方法是类举而不是列举,因此 二审法院应进行全面审查,但不影响刑事部分的依法生效,非经审判监督程序不能改变。 最高人民法院刑诉法解释第249条、第250条肯定了第三种意见。但此种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74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