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商研究》2006年第6期 【摘要】《民事诉讼法》的修改涉及诸多方面的问题,具体而言,对任务、基本原则、证据制度、执行制度、非讼程序规范、民事保全 以人事诉讼或家事诉讼等命名的程序法,不管是独立成编还是附设于民事诉讼法中作为一编,皆有系统完整的体系和内容。[10] 由于我国的民事诉讼在传统上采用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783.html -
了解详情
缘由,除了立法上对于私权自治以及当事人意思自治等市场经济基本原则的尊重以外,也是由于这类私权争议的案件,基本不涉及他人和社会公共利益,因而无须国家干预 哪些内容应当纳入民诉法典中,哪些内容应当单独立法,又是立法体例中的首要问题。笔者认为,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的修改不仅在立法指导思想上应当抛弃大一统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378.html -
了解详情
极大,远远超出其他一般条款所及范围。我国台湾学者把诚信原则视为法官手中的衡平法,因为法律关系的内容及实现的方式千差万别,所以,决案断疑绝不应仅满足形式上 的混乱。 (二)、举证责任倒置的法律规定 在现行《民事诉讼法》中,关于举证责任分配原则规定得较为简陋,对举证责任倒置没有具体规定。在最高人民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068.html -
了解详情
于民事纠纷的化解,二者缺一不可,相互作用,各有机能,从不同的角度,以相异的内容,致力于纠纷解决的共同目标。就其对立性关系而言,诉权和审判权是对诉讼权利资源 。 议题之四:处理好调解权与审判权的关系 调解在民事诉讼法中的定位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具体包括:调解是否为基本原则,该基本原则应如何表述?调解的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2527.html -
了解详情
诚实信用为之。在大陆法系国家,禁止权利的滥用被看作是诚实信用原则的首其自然的内容,因为它直接体现了诚实信用原则中坚持做到维持当事人双方利益以及当事人利益与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222页、223页 刘军荣著:《诚实信用原则在民事诉讼法中的适用》载《法学研究》1998年第4期 作者:魏海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453.html -
了解详情
内容提要:本文是以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内涵为基点,对现行民事诉讼法中被指称为基本原则的诸项法律规范作了逐一的初步反思,并提出了关于民事诉讼法 原则内容加以充实、完善 第一,辩论原则 我国辩论原则直接来源于原苏联的立法经验,强调法院的职权干预。虽然现行民事诉讼法相对于82年的规定已经弱化了干预,但与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124.html -
了解详情
。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66条规定,接受当事人质证的证据既包括当事人提供的证据材料,也包括人民法院依职权调查收集的证据材料。虽然民事诉讼中应坚持当事人举证的原则,但 诉讼非科学调查研究,同时也的确存在确定真情的内在困难。因此,将质证的内容之一确定在真实性上,比空洞的客观法更具有现实意义,更为妥当。这里所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8679.html -
了解详情
承认的情形,称之为先行自认。 自认在我国现行民事诉讼制度中的状况 我国对自认在立法上的规定是相当简单和原则的,现行的民事诉讼法对自认也没有明确的、详细的正面 历史性的意义,虽然没有使用自认这一术语,但从其内容上看,它已具备了自认的雏形,比《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前进了一步。最高人民法院以司法解释的形式对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429.html -
了解详情
二,《执行规定》中关于对债务人到期债权的执行、关于多个债权人对一个债务人申请执行时的处理原则和参与分配制度等内容,显然都是在突破《民事诉讼法》现有规定的 立法规定之不足,但更应看到,其所造成的消极后果也是极其严重的。首先,它的直接后果是导致了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的空洞化与虚无化。也就是说,在司法解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4202.html -
了解详情
监督基本原则所涵盖的丰富内容,在抗诉制度的牵引下,日益地具有制度证成价值,原则与规则之间的鸿沟得以逐渐填平。 抗诉制度在民事诉讼法中的出现也具有负面效应, 诉讼的行为进行敦促、督察、支持、保障或者在特殊情形下直接提起民事诉讼等法律监督活动的概称。此为广义的诉前监督,包括目前由司法实践积淀而成、较为定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22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