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原则。该原则要求民事主体善意地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在追求自己的利益的同时不可损害他人与社会的利益。因此在民事活动中,任何一方当事人都应当谨慎维护对方的利益 中的错误制度,我国民法没有该规定,而是将其纳入重大误解,作为可变更与可撤销的合同加以处理。 [⑥] []德]卡尔拉伦茨著,王晓晔、邵建东等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535.html -
了解详情
,应将赠与合同理解为诺成性合同。理由在于以下两点: 第一,依合同法的一般原则,要约人发出要约后,承诺人对此作出承诺,双方意思表示一致,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 。且依186条第2款此类赠与为不可任意撤销合同。实际上这些规定在学者建议稿中本来也有,但在1998年9 月公布的向全民征求意见稿中被删除,也许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011.html -
了解详情
予以捉假之意,当消费者购买了假商品,即意味着实现了悬赏广告中所提出的条件,也即对对方发出的要约予以承诺,则悬赏者应按承诺兑现。我认为,说假一罚十的承诺 ,即悬赏的报酬只有一份,而不是不特定的份额。在悬赏广告没有撤销的情况下,数人完成悬赏广告指定的行为的,其处理的规则是:第一,有数人完成悬赏约定的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537.html -
了解详情
基本原则。该原则要求民事主体善意地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在追求自己的利益的同时不可损害他人与社会的利益。因此在民事活动中,任何一方当事人都应当谨慎维护对方的利益 中的“错误”制度,我国民法没有该规定,而是将其纳入重大误解,作为可变更与可撤销的合同加以处理。[⑥][]德]卡尔拉伦茨著,王晓晔、邵建东等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297.html -
了解详情
用房的情况下,会导致房子大量贬值。合同被宣告无效或者被撤销,合同自始无效,开发商可以原物返还房款,但是返还房屋该开发商时,对开发商损害挺大。原物返还 是典型的法律行为。从法律上看,凡是涉及到人身权利的法律行为,都具有不可强制的特点。因为人权至上,当事人自己可以按照意思表示来处理自己身体权利,比如以结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215.html -
了解详情
限制,同时也是对无完全行为能力人的限制;同时,如果这些人的法律行为都属于可撤销的法律行为,必然会导致社会秩序的不安定。而且未成年人从事民事行为在实践中 认为,社会管制加强,私法自治将受到压制;另一派观点认为,私法自治将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不可否认,现代各国对私法自治都做了修正:(三点修正参考[德]迪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971.html -
了解详情
有效要约,即违反合同法第十九条的规定,撤回要约;4.悬赏广告不成立或悬赏人撤销悬赏广告,致使相对人利益受损害;5.违反意向书、备忘录等初步协议中 的建立不仅完善了债法理论体系,而且是保证合同法有效发挥调整商品流转关系作用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深入研究缔约过失责任理论,完善缔约过失责任制度,对于规制权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331.html -
了解详情
应将赠与合同理解为诺成性合同。理由在于以下两点: 第一,依合同法的一般原则,要约人发出要约后,承诺人对此作出承诺,双方意思表示一致,“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 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赠与人不交付赠与的财产的,受赠人可以要求交付。”且依186条第2款此类赠与为不可任意撤销合同。实际上这些规定在学者建议稿中本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283.html -
了解详情
,民法上的法律行为,特别是合同中的要约承诺须行为人通过语言或者行为表明受法律拘束的意思。值得注意的是,民法上规定的情谊合同之情形,对此可能存在施惠者表明 意思;然而若赠与合同经过公证则根据《合同法》第186条第二款的规定,赠与人就不再具有此种任意撤销权,通过公证,赠与人就表明其具有了受法律拘束的意思。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3249.html -
了解详情
公司董事不得辞职。第三十五条 收购人按照本办法规定进行要约收购的,对同一种类股票的要约价格,不得低于要约收购提示性公告日前6个月内收购人取得该种股票所支付 款所称预受,是指被收购公司股东同意接受要约的初步意思表示,在要约收购期限内不可撤回之前不构成承诺。在要约收购期限届满3个交易日前,预受股东可以委托 ...
//www.110.com/fagui/law_39115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