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裁决的权力,因而是非终局性的。 3、行政裁决的原则:先取证后裁决 (四)行政复议 《行政复议法》第30条第1款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提起行政诉讼。这就是法学理论的所谓复议前置。在三大纠纷中适用复议前置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 1、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裁决侵犯其已经依法取得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6612.html -
了解详情
所占有的全部划拨土地均可转化,只有用于非公益目的的土地才可转化。简言之,《暂行条例》第45条适用的前提不是划拨土地,而是非公益目的划拨土地。只有 起诉。”[15]1999年4月29日,全国人大通过的《行政复议法》第30条将权属争议(侵权)的复议明确为行政诉讼的前置程序。第30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972.html -
了解详情
由于保全、执行和诉讼强制措施都属于司法强制行为,具有准行政性质,因此,宜采用行政赔偿所适用的违法归责原则。3、立法赔偿。是指国家对立法机关违法行使职权 ,笔者认为不宜采取列举式,而应规定和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保持一致,凡是经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确认为违法、撤销、变更的行政行为,给公民造成损害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131.html -
了解详情
理”,实现其独立价值的主要领域,显然,这一点行政复议法已有所注意。 至于行政瑕疵行为能否系属诉讼属于司法审查范围,我们认为不必然,且原则上也不应该由 行为,也适用于制定规范性文件行为。 改变的主体通常是行政机关,除非法律有特别规定,法院等机关也可以改变。改变的时空可以是行政领域,包括行政复议领域,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539.html -
了解详情
复议和行政诉讼等法定救济期间不应加处罚款,而被告作出的催告执行通知书中对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期间加处罚款,属适用法律错误,依法应予撤销。 被告东昌府质监局辩称, 机关作出的催告书;当事人履行义务的范围和方式,限于行政决定规定的内容,催告书不过是将行政决定的内容进行重述,不能单独为相对人设立义务,即便是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7575.html -
了解详情
复议?何种情形选择国家赔偿?抑或把执行异议、复议当作国家赔偿的前置程序,民事诉讼法未予以规定,易引发法律适用上的冲突。 (十一)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条 检察机关对法院执行活动进行监督。首先要确立检察检察监督原则,应为依法原则、居中原则、执行全程监督原则。其次要明确检察监督范围,应为与执行行为相关的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7258.html -
了解详情
法院管辖;是否超过诉讼时效;是否经过法定前置的行政复议程序。然而,若深入分析之,我们又好像可以大致把握当时法官的内心活动指向。一方面,从行政诉讼制度监督 国家大多通过法律、法规限制这种特别权力关系的适用范围,但我国的法律、法规依然维护这种关系,如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国家赔偿法、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035.html -
了解详情
救济,其救济途径就因此而穷尽,行政行为也因此得以形式上的确定。换言之,在法律规定行政复议作为行政诉讼必经之前置程序的情形下超过复议期限未请求救济,或者在行政 无效的情形,法院才可以判决确认其无效,我们所想像的无效理论普遍适用的前景就要大打折扣了。因为,我国大陆既不像德国、奥地利、日本等国存在对无效行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460.html -
了解详情
。行政赔偿先行处理是在行政赔偿请求人单独提出行政赔偿诉讼之前所适用的行政程序。如果行政赔偿请求人在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过程中一并提出行政赔偿诉讼请求,直接对违法性 我国的现行法律制度中,它在一定的范围内是行政赔偿程序中其他程序的前置程序,如果没有经过行政赔偿先行处理程序,其他的程序就不能及时地启动。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1380.html -
了解详情
成为诉讼程序的支柱,无效确认诉讼列为抗告诉讼的一种,该法原则上否定复议前置主义,认可诉讼与复议的并存,以期救济手段的多样化和迅速化,这些都是田中二郎学说 内容裁量处分的程序性控制。[49]在行政诉讼论中,行政厅的第一性判断广受责难。正是这一主张,让无名抗告诉讼的范围变得非常狭小,赋义务之诉、阻止之诉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351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