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对该确认行为不服只能向上级行政机关提起行政复议。人民法院在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时候,对劳动行政机关就该劳动争议作出的行政确认决定,如认为确属不妥, 导致审判人员陷入两难境地。 2、事实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范围没有明确的区分标准。 根据我国的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事实劳动关系有如下规定: (1)《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3926.html -
了解详情
成为诉讼程序的支柱,无效确认诉讼列为抗告诉讼的一种,该法原则上否定复议前置主义,认可诉讼与复议的并存,以期救济手段的多样化和迅速化,这些都是田中二郎学说 内容裁量处分的程序性控制。[49]在行政诉讼论中,行政厅的第一性判断广受责难。正是这一主张,让无名抗告诉讼的范围变得非常狭小,赋义务之诉、阻止之诉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3071.html -
了解详情
关系,都应纳入劳动法调整的范围和劳动行政机关行政管理的范围,并且对工伤保险赔偿实行的是无责任补偿原则(有的称为无过错责任原则),这体现了国家 的职权行为,当事人对工伤认定不服,可以提起行政复议以及行政诉讼。因而,对工伤认定必须依照法定程序进行,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不得违背相关规定而对是否构成工伤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847.html -
了解详情
司法说”三种观点。82关于复议范围,包括了行政复议的权利保护范围和对行政活动方式的监督范围。《行政复议法》吸收学术讨论的部分成果,将公民、法人和 诉讼法第十二条第(二)项规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解释为“行政机关针对不特定对象发布的能反复适用的行政规范性文件”。按照直接参与该项司法解释人士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776.html -
了解详情
司法说”三种观点。82关于复议范围,包括了行政复议的权利保护范围和对行政活动方式的监督范围。《行政复议法》吸收学术讨论的部分成果,将公民、法人和 诉讼法第十二条第(二)项规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解释为“行政机关针对不特定对象发布的能反复适用的行政规范性文件”。按照直接参与该项司法解释人士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774.html -
了解详情
顺译,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页79—80.鉴于我国大陆司法解释的适用范围,本文的讨论亦定位于具体行政行为领域。) 3.也许,学界的确应该为这一制度发展 ,其救济途径就因此而穷尽,行政行为也因此得以形式上的确定。换言之,在法律规定行政复议作为行政诉讼必经之前置程序的情形下超过复议期限未请求救济,或者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407.html -
了解详情
行政诉讼法相关规定过于原则和《若干意见》相关规定的严格性所作的从宽解释。 第一,在提起诉讼的前置条件方面作了新的规定,以往有相当部分复议前置案件,因 指其效力及于未来;可反复适用是指可以不止一次地适用该规范性文件,符合上述三个条件才能称为抽象行政行为。关于抽象行政行为的范围,理论界普遍认为,抽象行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125.html -
了解详情
,反倒成为征地执法和司法实践中更为频繁适用的法律依据。在法律和政策之间缺乏衔接的情况下,各级法院应当遵循能动适法原则,以是否有利于保护或是否有可能妨害 ,依据《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补偿标准是可以反复适用的抽象行政行为,对抽象行政行为的裁决应不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我们认为,征地补偿标准这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2729.html -
了解详情
纠纷案件的处理,比如涉及《企业章程法》方面的雇主与企业委员会之间的争议。两种程序除在适用的案件范围不同外,其区别还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当事人 的239件,占10%,各有部分胜诉的504件,占21%.这种复议程序类似我国行政纠纷中的行政复议制度。对这种复议前置程序的作用,德国联邦法院院长武尔芬评论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2534.html -
了解详情
直系亲属,该职工所在单位对工伤认定结论不服,应该首先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再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在适用(工伤认定办法)第十九条规定时,当事人对工伤认定 交通事故的,应认定为工伤。该司法解释将无证驾驶机动车导致伤亡,纳入到了工伤的范围。(《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六十四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63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