颁发的《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死刑案件证据的规定》)和《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排除 规则,载《政法论坛》2007年第3期。 [10]房保国:现实已经发生论我国地方性刑事证据规则,载《政法论坛》2007年第3期。 [11]杨解君: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6720.html -
了解详情
公正。长此以往,被害人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证据提供上,而本应作为与被告人相对立的一方当事人的地位逐渐弱化。我们现行的刑事司法制度基本印证了上述判断,在1997年 的自由裁量权各不相同,应明确各自的权力和限制,侦查中基于刑事和解而撤案应考虑由检察机关审查;起诉阶段基于刑事和解而不起诉,应由上级检察机关审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098.html -
了解详情
】《政治与法律》2007年第2期 【摘要】刑事诉讼法规定什么是证据,与是否具有证据资格进行的审查判断并不矛盾。证明所要达到的程度是证明标准而非证据标准。 3]崔敏、张文清主编:《刑事证据的理论与实践》,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5页。 [4]刘澍:《论证明标准的概念》天涯法律网。 [5]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294.html -
了解详情
进行诉讼活动的依据。 在刑事诉讼活动中,办案机关对证据要进行审查,并对证据能力的有无,以及证明力的大小进行认定。证据的认定可以分为采纳和采信两个阶段, 三卷,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306页。 [51]潘克本、陈晓东:论刑事和解制度的理论基础,载《法制与经济》2007年第10期。 [52]陈瑞华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992.html -
了解详情
进行诉讼活动的依据。 在刑事诉讼活动中,办案机关对证据要进行审查,并对证据能力的有无,以及证明力的大小进行认定。证据的认定可以分为采纳和采信两个阶段, 三卷,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306页。 [51]潘克本、陈晓东:论刑事和解制度的理论基础,载《法制与经济》2007年第10期。 [52]陈瑞华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798.html -
了解详情
审查。此外,二审法官在发现真实的义务之下,显然不可能拒绝对新证据的接收和审查。 第二,刑事二审的证据调查具有书面性。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87条规定, 的质证权,剥夺了被告人依法进行有效辩护的权利,也削弱了法院对书面证据的真实性进行合理判断的能力。 第三,刑事二审证据调查的主要方式是印证。非直接、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7333.html -
了解详情
法院在多伯特案件中对法官颇具信心,实践中也有不少法官与学者认为判断科学证据并不如想象的那么难。法律所要求的审查义务,并不是对专家证言内容进行实质审查,精选出 概括为科学证据,涉及到精神病学、毒物学和化学、指纹鉴定,枪弹证据等(参见:(美)乔恩R华尔兹著:《刑事证据大全》,何家弘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1675.html -
了解详情
法院在多伯特案件中对法官颇具信心,实践中也有不少法官与学者认为判断科学证据并不如想象的那么难。法律所要求的审查义务,并不是对专家证言内容进行实质审查,精选出 概括为科学证据,涉及到精神病学、毒物学和化学、指纹鉴定,枪弹证据等(参见:(美)乔恩R华尔兹著:《刑事证据大全》,何家弘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1674.html -
了解详情
款将证据界定为材料而产生的逻辑矛盾,而且准确反映了诉讼证据与一般证据的差异,进而凸显了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对各类证据进行审查判断的必要性。 二是关于证据形式的 逐渐得到适用,且将继续规范我国司法实践中刑事证据的收集、审查和运用。 修正案草案二稿第54条至58条确立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这也是对《排除非法证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1833.html -
了解详情
载体的证据,其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在不同国家法律中的规定也是各不相同的。例如:我国刑事诉讼法第42条将证据的存在形式规定为:(一)物证、书 笔者认为,以物作为诉讼证据的存在形式,不应当包括鉴定结论、现场勘验笔录以及其他案件发生以后人们对犯罪进行调查,包括收集和审查证据、识别和固定事实信息而形成的物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45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