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从根本上改变其性质,且失去控制时间的长与短如何确定?靠失主能否回忆起丢失财物的位置来区分遗忘物与遗失物则更加偏颇。该位置有否范围限制?是一 稿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第117—118页。「29」伍柳村主编贪污罪挪用公款罪个案研究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1992,第35页。「30」刘艳红中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779.html -
了解详情
的违法所得,哪些是合法收入。假设陆某把14万元全部存进银行,还能区分其违法所得与合法收入吗?而且,这完全没有必要。例如,办案机关要追缴这14万元违法 。因为,行为人挪用公款是不具有非法占为己有的目的。特别是挪用特定物款罪,行为人不仅没有非法占为己有的目的,而且还是公款公用,而弄虚作假贪污公款的行为比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6857.html -
了解详情
的人员。 (二)关于受贿罪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如何理解的问题。受贿罪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是指利用职权或者与职务有关的便利条件。职权是指本人职务范围内的 ,或者有其他特殊情况的,可以适用缓刑,但必须从严掌握。 三、对下列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犯罪分子不适用缓刑; (一)犯罪行为使国家、集体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8368.html -
了解详情
对国有资产的所有权,在主观方面和客观表现上也具有相同的一面,对共同贪污与私分国有资产的区分确实有一定难度。有学者主张以参与分赃人数的多寡作为区分 经济的不平等保护比比皆是。国有企业人员侵吞企业财产、收受贿赂、挪用本单位资金分别构成贪污罪、受贿罪与挪用公款罪,而其他性质的公司企业相同行为却认定为职务侵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6715.html -
了解详情
对国有资产的所有权,在主观方面和客观表现上也具有相同的一面,对共同贪污与私分国有资产的区分确实有一定难度。有学者主张以参与分赃人数的多寡作为区分 经济的不平等保护比比皆是。国有企业人员侵吞企业财产、收受贿赂、挪用本单位资金分别构成贪污罪、受贿罪与挪用公款罪,而其他性质的公司企业相同行为却认定为职务侵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6705.html -
了解详情
主张,根据法律和立法解释的规定,区分情况分别处理:凡利用协助政府从事公务的职务之便的行为,可成立贪污、受贿和挪用公款罪;利用集体企业从事经营活动的 财物的行为既不能成立受贿罪,也不能成立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 二、法律精神 如何对基层组织人员利用职务实施的行为准确定性,前提是正确把握有关立法、法律解释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608.html -
了解详情
九十三条将从事公务活动作为国家工作人员的实质特征。但何谓公务?从事公务与从事劳务应如何区分?理论界、实务界并没有形成可操作性的见解。尽管2003年11月13日 人不直接纳入国家工作人员范围?又为何这些人仅作为贪污罪的主体,不能成为挪用公款罪、受贿罪的犯罪主体?[6]又如,根据刑法第一百八十四条的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7303.html -
了解详情
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职务犯罪主体方面存在的争议 农村基层组织成员具体范围应当如何界定?具体包括村基层组织的那些人员?明确这些问题,无疑是办理此类案件 担任村民小组长,才能成为贪污、挪用公款、贿赂罪主体,否则只能构成职务侵占、挪用资金、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主体。 (一)何谓公务与集体事务的争议 农村基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0991.html -
了解详情
经济犯罪适用缓刑面过宽的情况,于1996年6月26日出台《关于对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犯罪分子依法正确适用缓刑的若干规定》,对缓刑的适用规定了一些限制适用条款 ,唯一减轻处罚的权威解释是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于1990年4月27日作出的《关于如何理解和掌握在法定刑以下减轻处罚问题的电话答复》,但该解释只明确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0042.html -
了解详情
经济犯罪适用缓刑面过宽的情况,于1996年6月26日出台《关于对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犯罪分子依法正确适用缓刑的若干规定》,对缓刑的适用规定了一些限制适用条款 ,唯一减轻处罚的权威解释是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于1990年4月27日作出的《关于如何理解和掌握在法定刑以下减轻处罚问题的电话答复》,但该解释只明确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003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