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件,其虚假陈述行为,须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及其派出机构调查并作出生效处罚决定,当事人依据查处结果作为提起民事诉讼事实依据的,人民法院方予依法受理。 等侵权赔偿诉讼前置程序,已经得到了理论界和实务界的认同。作为最高人民法院重点调研课题证券欺诈行为的民事责任调研报告成果,《证券法》司法解释建议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5096.html -
了解详情
使得这部法典难以适应迅速变化的社会现实,以至于从它颁布那天起,就一直依靠各种司法解释来对它进行修修补补。应该看到,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社会结构迅速转型 、程序自治的现代理念来审视现行审判监督程序,我们不得不说它的正当性存在着一系列的疑问。首先,民事诉讼所能追求的实体公正只是一种相对的法律公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976.html -
了解详情
是指终审判决后的案件未经审判监督程序不得再受理并裁判的法律效力,民事判决则用既判力来表述。所谓既判力,是指在民事诉讼中法院的终局判决作出后 赔偿的做法,就与民法规定相悖。[9]再次,有必要完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相关司法解释,修改其与民事法律相冲突以及与法律原则相悖的部分,[10]同时,应当扩大另行提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364.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费用支付相一致的原理。 (三)再审案件诉讼费用的负担 1 现行立法及相关司法解释规定 (1)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79条第1项的规定,向 诉讼费;其他依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审、再审的案件,免交案件受理费。(2)经再审程序,对一审或二审判决作了变更的,再审法院应当重新确定原诉讼费用的负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428.html -
了解详情
监督在于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确有错误的判决、裁定进行抗诉,即审判监督程序,而这种抗诉方式,又与民事诉讼本身的私权纠纷性质相违背,在实践中其适用与执行的 和处理家庭事件的个人。所以,对于涉及到检察官在民事诉讼中的定位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对一个国家法律形成过程中司法和行政的作用的思考与行为模式的,但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8667.html -
了解详情
接受法院的委托在具体层面行使作为审判权组成部分的民事诉讼调解权力提供了可欲的解释空间,除非将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与人民法院是行使国家审判权的惟一主体作 集中于人民陪审制度和委托调解制度上,《陪审决定》之外的法律渊源皆为司法解释,没有全国性的专门规则,条文数量严重不足,规则体系不完整,条文内容粗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5413.html -
了解详情
在二审法院撤销或改变原一审刑事判决时,原生效的民事一审裁决则不得不再通过审判监督程序予以纠正;如果附带民事部分待二审法院对刑事部分作出终审裁决后再继续审理 兰主编的《刑法法规摘编》;该书由人民法院出版社出版。 3、马原《民事诉讼程序司法解释实用问答》;该书由人民法院出版社出版。 4、梁文书、田沪明、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089.html -
了解详情
的职权几乎不受限制。在这种立法和司法背景下,根本用不着法律再来量化法官的释明权。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逐步对民事诉讼审判方式进行改革,开始强调当事人的举证责任 、方式都必须遵循相关的法律规定。应将法官释明的权利义务及其行为规则纳入法律或司法解释的规范中来。2、公开原则。释明应当公开进行,释明的内容应当制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5122.html -
了解详情
危 及程序公正的实现;要么被滥用,从而沦为当事人拖延诉讼的手段。而司法解释在民法外另行创造了一 种程序,其合宪性在哪里?更是值得商榷。 (二)一方 继而 通过当事人申请或通过法律规定的其他途径提起再审。如何处理,颇有争议。民事诉讼法审判监督程 序一章中没有就管辖异议裁定提起再审的规定,《意见》第208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180.html -
了解详情
。被追缴退赔的情况,人民法院可以作为量刑情节予以考虑。 10.人民法院审理附带民事案件依法判决后,查明被告人确实没有财产可供执行的,应当裁定中止或者终结 案件,不收取诉讼费。 三、附带民事诉讼的二审和审判监督程序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有关司法解释,在刑事附带民事案件二审和再审过程中,应当遵守以下特殊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229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