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主义的内容与根据等问题加以评析,并就我国民事诉讼辩论主义原则的确立提出了若干构想。[1]可以说,在我国《民事诉讼法》中引入辩论主义似乎已成学界共识。[2 要求国家应为国民提供国民容易理解的、公正且迅速的裁判制度。这就决定了民事审判制度应兼顾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平衡,其制度设计应服务于发现真实、公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223.html -
了解详情
政策的存在方式的不服。[9] 现代型诉讼给民事诉讼制度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日本著名法学家新堂幸司教授精辟地指出: 如果说传统民事诉讼的争执焦点是当事人 公益诉讼。 但是,对于这种类型的群体性纠纷,我国民事诉讼法和民事审判实践也在一定条件下赋予了私益诉讼以维护公共利益的功能。具体方式是将起诉时人数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214.html -
了解详情
实现的价值,可以说具有超越法体系和法文化的普遍意义。在我国现行民事诉讼制度框架内和现有的法制状况下,审判监督程序在纠正程序违法、实体错误和保护当事人 日本,当事人可以提起即时抗告。 2.再审程序的基本构造 再审程序仍然应当遵行争讼程序的基本原则:对审原则、公开审判原则、处分原则或职权干预、辩论原则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990.html -
了解详情
而提起的诉讼程序,应以比照适用特别程序章的一般规定节和认定公民无行为能力案件节中的有关规定为妥。由于我国民事立法上的监护制度包括 法学,2001,(6). [3]刘学在.我国民事诉讼处分原则之检讨[J].法学评论,2000,(6). [4][日]谷口安平.程序的正义与诉讼(增补本)[M].王亚新等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624.html -
了解详情
审的范畴。维护当事人审级利益是我国民事诉讼第二审程序设计的初衷,从而也是发回重审制度设计的初衷。如果案件或案件的部分实体内容未经第一审法院的实质性审理 受到侵害或与他人发生争执时,请求独立的、合格的、不偏不倚的法院公正审判的权利。参见刘敏:《论裁判请求权:民事诉讼的宪法理念》,《中国法学》2002年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9597.html -
了解详情
。 【关键词】民事诉讼;参审制度;陪审团制度 【写作年份】2006年 【正文】 参审制属于陪审制的一种。陪审制则是指由普通公民参与审判的一种司法制度 有所不同;同样也不意味着立法上对他们形式地位的平等性所做出的公开宣称就毫无意义,因为毕竟立法上的平等性是实际平等性的基础。参审员充分地发挥作用,以至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299.html -
了解详情
2][10]廖中洪.论中国民事证据发现制度的构建.金陵法律评论, 2004(秋季卷): 143. [3]纪红勇.民事诉讼庭前交换制度初探.法律适用, 2001.(9). [4]刘荣军.美国民事诉讼的证据开示制度及其对中国的影响.民商法论丛(第5卷). [5]韩波著.民事证据开示制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7143.html -
了解详情
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我国民事诉讼法尚未对证人出庭作证宣誓或具结不作伪证的形式作出规定,但在司法实践中,有些法院已经试行证人宣誓制度,或具结不作伪证制度,并 月版 第117-118页 ②参见王茂华、邓运日《试述民事诉讼的直接言词原则》 载于《福建审判》1998年第3期。 ③参见《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纲要》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6754.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诚信原则,然而理论上已开始探讨该原则及其在我国民事诉讼中的适用问题。诚信原则要求法院、当事人等本着诚实信用实施诉讼行为,诚信原则构成对法院、当事人诉讼 违法,没有传唤当事人,违背专属管辖、回避、公开审判等规定以及把无诉讼能力人误认为有诉讼能力人等而作出的裁判,原则上只能通过当事人提起上诉或再审取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427.html -
了解详情
发现真实,而且还能在程序上促进司法公正和诉讼效率。近年来,我国推行了一系列以确保司法公正为目的,以公开审判为重心,以强化庭审功能、当事人举证责任和 我国环境特征相适应的证据开示制度。我国民事诉讼法律规范对证据开示没有作任何规定。最高人民法院1998年6月《关于民事经济审判方式改革问题的若干规定》对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462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