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和再审程序中还可以提出新的证据,不但严重危害了法院的审级制度,也不利于依法行政的推进。第二,调解制度。行政诉讼中明确不适用调解,有学者分析 中的成果,促进当庭认证、法庭宣判。实际上是促进了当事人公平论战、法官居中裁判机制的建立,不但有助于实现程序公正,也有助于实现实体公正,确保整个诉讼过程中法官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107.html -
了解详情
分配具有密切联系,行政程序中所收集和运用的证据,必然会被运用到行政诉讼中来。二、世界主要国家行政诉讼举证责任分配规则之考察(一)美国司法 [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623;[7]参见刘善春等。诉讼证据规则研究[M1.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716—717;[8][日]南博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106.html -
了解详情
之证明力度不够,通常说来,当事人多半败诉。即当事人肯定或可能多半败诉。”(见《行政诉讼原理及名案解析》第542页,刘善春著,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但是也有 先由原告举证。综上所述,笔者得出的结论是,在行政诉讼中由被告负主要的举证责任并无不妥,但在特殊情况下,原告亦应当具有充足的证据保护意识,对适用法律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052.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法第32条“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和依据的规范性文件”。也就是说,行政诉讼被告的举证时间应限定在庭审前被告收到起诉状副本的10日内,否则,被告将承担 条第1款“被告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10日内向人民法院提交具体行政行为的有关材料,并提出答辩状”修改为“被告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10日内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900.html -
了解详情
平等民事主体之间民事争议所做出裁决违法,民事争议当事人要求人民法院一并解决相关民事争议的,人民法院可以一并审理。”[ii]该司法解释条文简单,且仅规定了行政裁决情况下 房屋产权争议,原告与第三人所提供的证据主要也是以房屋产权为中心。双方在行政诉讼过程中竭力想要证明的是自己对争议房屋应当拥有所有权,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895.html -
了解详情
的证据,人民法院不予接纳。这一规定在一定程度上确立了我国行政诉讼中的证据披露规则,这种规则的价值主要在于:防止当事人及其律师极端地玩弄诉讼技巧;提高诉讼实效; ,为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所共认,即认为证人应分别加以询问,即未经询问的,不得在场。此项规定,其作用在使其证言臻于正确真实。”[15]虽然以往审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890.html -
了解详情
人已丧失提起行政诉讼的时效的权利等为由对行政行为作出评价并据此作出裁判的行为,是错误的。但法院在审理民事诉讼的过程中,可对作为证据的行政行为 。参考文献:1、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中国城市出版社2000年6月第1版。2、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818.html -
了解详情
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可见其上诉理由为不服一审判决,并不要求其提出明确的事实上或法律上的证据。台湾地区行政诉讼法第241条规定:于高等行政法院之上诉,非以其 行政法院之判决不经言词辩论为之。(注:在新行政诉讼法颁布以前,台湾行政诉讼的一审实际上也以书面审为主。参见管欧:《行政法论文集》,第554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740.html -
了解详情
,虽然行政机关已知案件事实,但收集证据可能出现困难,不能收集到足够的证据证明案件事实,而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又要求行政机关承担证明责任,在现有体制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40页。 [14] 刘金友主编:《证据法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59页。 [15] 张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661.html -
了解详情
年陕西延安“夫妻黄碟案”以人民检察院认定“妨碍公务”的证据不足,决定不批准逮捕张某而告终。 在行政诉讼中,由于行政诉讼法未规定确认无效判决,法院只能 为确认诉讼。[13](p.254)在台湾地区,如果“行政法院”认为原告请求撤销的对象为无效行政处分,可要求原告变更诉讼请求,将撤销诉讼转换为确认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18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