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学等角度对犯罪人进行分类。[5](470)如德国精神病学家格鲁莱依犯罪心理将犯罪人划分为(1)倾向性犯罪人;(2)薄弱性犯罪人;(3) )弱性人格犯罪人:这类犯罪人是基于生理原因而导致人格发育不完整或者不健全,包括了青少年犯罪人和病理性精神障碍犯罪人。青少年犯罪人由于社会阅历的限制,加上青少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188.html -
了解详情
易于冲动、控制力差、胆大妄为、不计后果,一旦这些未成年人犯罪心理形成了,遇上了犯罪动机,就会发生暴力型犯罪,且多属于攻击性行为。有的家长以打骂代替教育, 使用暴力解决问题是一种正当途径并非违法的思想极易影响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从而诱使青少年加入某些组织,组成团伙,为了解决共同存在的现实问题,实施违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0913.html -
了解详情
是未成年人社会化的第二个重要场所。当前学校教育存在一些缺陷和失误,这对未成年人犯罪心理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其一,教育观念上片面强调智育的重要性,忽视或 。少年司法制度的不完善,少年法庭地位的不确定,致使少年法庭工作人员难以安心青少年犯罪审判工作,这一问题必须得到切实解决。要以少年审判机构的建设和少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0088.html -
了解详情
是未成年人社会化的第二个重要场所。当前学校教育存在一些缺陷和失误,这对未成年人犯罪心理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其一,教育观念上片面强调智育的重要性,忽视或 。少年司法制度的不完善,少年法庭地位的不确定,致使少年法庭工作人员难以安心青少年犯罪审判工作,这一问题必须得到切实解决。要以少年审判机构的建设和少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5532.html -
了解详情
青少年(指已满七周岁未满二十五周岁的人)已成为我国刑事案件的主体人群,青少年犯罪占全部犯罪的60%以上。其中十四周岁至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又占 混迹于其团体中,便会诱使成员之间互相模仿、交叉感染,逐步导致犯罪心理的形成、强化和共同犯罪案件的不断发生。 (四)暴力程度增强,凶残程度增加 有关资料显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2522.html -
了解详情
学生的高度重视,并配备从法律专业毕业的老师,开设法律课,将培养心理健康的残疾人作为教育目标,使聋哑学生在校时学法、懂法,走向社会后 ) [17]叶坚戴旭峰《聋哑人扒窃的社会分析》[期刊论文]-犯罪研究2005(3) [18]钱公平《聋人青少年犯罪的调查、分析及其对策》2002(3) [19]罗财喜《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4053.html -
了解详情
,学校教育还有某此不尽如人意的失误和缺陷,不利于未成年人的社会化,对未成年人犯罪心理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 (1)忽视思想品德教育 由于教育观念上片面强调 的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较低,如果在他们的青春期不注重加以引导的话,容易引发青少年犯罪。 (2) 兴奋性与判断力低的矛盾 未成年人常常处于性绪激动的状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796.html -
了解详情
、精神病学等角度对犯罪人进行分类。[5](470)如德国精神病学家格鲁莱依犯罪心理将犯罪人划分为(1)倾向性犯罪人;(2)薄弱性犯罪人;(3) )弱性人格犯罪人:这类犯罪人是基于生理原因而导致人格发育不完整或者不健全,包括了青少年犯罪人和病理性精神障碍犯罪人。青少年犯罪人由于社会阅历的限制,加上青少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42.html -
了解详情
转载自北大法律信息网 [11]康树华主编,《比较犯罪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出版 [12]康树华,《青少年犯罪与治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0版 袁梅,《大学生犯罪心理分析及预防措施》,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5月 [17]黄建水、蔡军,《大学生犯罪原因及预防》,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9988.html -
了解详情
的义务劳动,通过此方式,使被判处管 制刑的未成年犯能够服务社会,矫正犯罪心理,完成教育改造。 对于未成年被告人适用管制刑,应当注意以下几点:(1 措施符合当今世界未成年人刑事司法的潮流。目前各国青少年立法的指导思想都是预防犯罪,保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对于青少年犯罪基本上都是侧重于教育,而单纯强调加 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72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