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五编制为基础框架,同时融合了德国和法国民法的概念及制度的法典。仅就日本民法与中国民国时期制定的民法典的质量和国际评价来看,显然前者优于后者。日本 现在定论,为时尚早。但在当下,需要注意的是,一部民法典的制定,除了取决于政治上的民主程度,经济上的市场化程度,民智的开启程度,历史因素、本土资源的感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995.html -
了解详情
的法律关系,在一定原则之下作通盘完整的规范。近来民法典的制定已开始启动,成为国内民法界谈论的时尚。与此同时,知识产权法的法典化也为学者所呼吁,但所谈论 时期便已初具规模,及至1804年,经过几千年的理论积累,诞生了世界上第一部民法典《法国民法典》,从此,民法的法典化在全球范围内彼伏此起,至今方兴未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276.html -
了解详情
只是法国民法典将诉讼法排除在外,将物法区分为两编,这就是法国民法典的三编制:人、财产、财产的取得方法。徐国栋教授认为法国式三编制深得罗马法的本意 编亲属、第五编继承。学者通说,认为德国式五编制优于法国式三编制。20世纪制定民法典的国家大多采五编制或者以五编制为基础稍作变化。如前所述,德国式五编制的特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554.html -
了解详情
现实生活的“涵摄”能力,认为罗马法有应付现实生活中一切问题的能力。《法国民法典》制定后,以法典为中心的法研究把概念法学推向了高峰。法典是理性主义的产物 责任。进入20世纪以后,因工业灾害、汽车事故、环境污染公害、产品缺陷等引起的意外人身、财产伤害层出不穷。在此种情形下,受害人对加害人是否有过错,通常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08.html -
了解详情
原因在于,在德国、意大利等国以及我国台湾的民法典中,并未明文规定共有人的优先购买权;在《法国民法典》制定之时对此也未规定,迨至1976年修改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10条第3款规定:“转让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的,当事人应当订立书面合同,并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登记,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予以公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743.html -
了解详情
和灌输而逐渐在民族特性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一个民族的民法文化固然可以促成民法典的最终产生,而民法典的制定实施反过来亦可以萌发或推进民法文化。十多 之交产生,此时,距近代史上第一部民法典——1804年的《法国民法典》——已近二百年,距《德国民法典》——二十世纪民法典的楷模——亦近百年了,世界已发生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566.html -
了解详情
的论文; 1996年产生了《存在一种人生计划损害吗》的论文,发表在意大利;同年还有秘鲁著名的人法专家卡洛斯。费尔南德斯。塞 第99—944号关于民事团结契约(pacte civil de solidaritè)的法律作为法国民法典的第一编的第十二章,标题为“关于民事团结契约和同居关系”[8].它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862.html -
了解详情
123、177和127页。 ﹝27﹞ 关于作为法国民法典革命性标志的所谓所有权神圣、契约自由和过错责任其实是一种误读。见《法国民法典的制订、发展及其前景》, www.bj.netsh.com/bbs/111737/messages/178.html;又见傅静坤:《法国民法典》改变了什么,《外国法译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826.html -
了解详情
)》第288A节列举了如下事项作为过失推定的例外:(1)在可被原谅的情形下违反议会制定的法律和政府部门的制定的行政规章不构成过失责任;(2)除非法律 是判例法国家,其侵权行为是数百年通过判例发展起来的,并非建立在预先设计的原则或逻辑上。而法国民法典的模式缺点在于过于概括,正如学者所说, “其保护的客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528.html -
了解详情
,其铁骑横扫欧洲大陆,荡涤了欧洲封建主义势力,带去了资本主义文明和法国民法典的精神。虽然拿破仑的政治生命因滑铁卢一役功败垂成,但是,当拿破仑被流放到圣赫勒 法学派领军人物安·弗尤·蒂博(A·F·J·Thibaut)经过多年的思考写出了《论制定一部统一的德国民法典的必要性》一文,提出应当在罗马法和《法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1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