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的急迫需要而强制消费者订立其他合同的,是合同提供一方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是可以变更或撤销的。在司法实践中,若消费者主张 自由进行限制,即强制缔约。强制缔约是指个人或企业负有对对方的要约非有正当理由不得拒绝承诺的义务。它主要适用于邮政、电信、电业、煤气、天燃气、自来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0161.html -
了解详情
原则已被法院广泛地援引, 其中对于缔约上的过失亦同样适用。如关于信赖要约的情形、关于合同不成立的情形以及缔约过程中的允诺等等[7]。学说和判例均认为 过失责任有不可忽视的价值, 因为它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有关当事人基于信赖而形成的利益, 不至于因第58 条和第59 条的规定无效民事行为和被撤销的民事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240.html -
了解详情
第二章合同的订立中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应当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当事人采取要约、承诺的方式订立合同,要约的意思表示应当符合内容具体确定(第9条、第 》将这类行为区分为两种类型,一种为无效的民事行为;另一种是可撤销的民事行为。将欠缺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欺诈、胁迫等规定为无效的民事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672.html -
了解详情
罪答辩时,他已被充分地通知了这份提议的真实含义。在辩诉交易的场合,只要被告人是自由地接受或者拒绝检察官的要约,就不会有这些惩罚或者报复的因素。 通过 在法庭确定的审前其他时间通知法庭存在答辩协议。 5.答辩、答辩讨论和相关陈述的不可采性: 下列答辩、答辩讨论等不得在任何刑事或民事诉讼中,用作不利于曾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151.html -
了解详情
仲裁条例第26节,如果争议包括欺诈争端或者仲裁员是或可能是不公正的,高等法院可以撤销仲裁员的权力,仲裁员也可能因处置不当(仲裁条例第25节)或因在 行为地法(lexlociactus)第9条规定对国际合同而言,行为地法指要约发出的地方(或者要约人居住地的法律)南韩:在韩国仲裁法中,当事人有关法律适用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780.html -
了解详情
从符合合同目的原则出发,应当按照使合同条款或文句有效的意义来解释合同。而如果作无效、未成立、可撤销的解释,会使当事人丧失履行利益,不符合当事人订立合同的 条件时,只能毫无保留地接受。“要么同意,要么走开”是一般百姓面对格式合同的要约时所能作的全部选择,而在许多情况下,只能选择同意。正是基于以上特点,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509.html -
了解详情
,与消费者保护法上开规定并无违背。且依该条第2项后段关于要保人撤销之意思表示生效前所发生之保险事故,仍在保险人即被上诉人承保范围内之约定判断, 本文整理的案例类型可知,诚信原则在保险契约履约纠纷的处理上,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其不仅可用以加强保险消费者的保护,也可以用来排除部分要保人滥用保险制度来获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5814.html -
了解详情
合同的法律后果,或者是导致合同无效,或者是合同被撤销或被变更,并不完全都是无效合同,其中属于可撤销的合同,享有撤销权的当事人在法定期间内未行使撤销权或 对抗第三人;另一方面,合同债权虽然为相对权,但其仍然是一种财产权,同样具有不可侵性,不仅债务人须履行合同债务以保障债权实现,第三人也不得侵害合同债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263.html -
了解详情
消费者自己这一方的意思表示,而不能是整个合同。但是,撤回权与撤销权或解除权在法律属性上均属于形成权,且在法律后果上有其相似性,故而在法律后果之规范设计 借鉴德国法的做法,使用撤回权概念。当然,笔者所论述的消费者撤回权,与合同要约之撤回(《合同法》第17条),制度旨趣迥异,不应混淆。 [3]至于英美法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423.html -
了解详情
合同的法律后果,或者是导致合同无效,或者是合同被撤销或被变更,并不完全都是无效合同,其中属于可撤销的合同,享有撤销权的当事人在法定期间内未行使撤销权或 对抗第三人;另一方面,合同债权虽然为相对权,但其仍然是一种财产权,同样具有不可侵性,不仅债务人须履行合同债务以保障债权实现,第三人也不得侵害合同债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35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