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制度的建构并不完全符合甚至直接悖离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我国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诉讼权利不平等倾向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对被告按期提交答辩状缺乏刚性约束 法院就依职权更换,这不仅是人为减轻原告方的举证责任,而且给予出一种不良的暗示,即诉方只需在诉中列出当事人 ,可以不论其正当与否,因为若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45.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制度的建构并不完全符合甚至直接悖离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我国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诉讼权利不平等倾向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对被告按期提交答辩状缺乏刚性约束 ,法院就依职权更换,这不仅是人为减轻原告方的举证责任,而且给予出一种不良的暗示,即诉方只需在诉中列出当事人,可以不论其正当与否,因为若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95.html -
了解详情
我国民事诉讼法没有正式确立证据排除规则,而且总体观之,对于民事诉讼中的非法证据以及证据排除的规定,各国均不如刑事诉讼法那般规制严格且自成系统,因此,在 法律文化和法治的结构性问题的交互影响,我国的民事诉讼环境并不比一些发达国家优越,而与此同时,民事诉讼审判方式的改革又赋予了当事人较重的举证责任。在这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02.html -
了解详情
,至1999年12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出台,我国民事诉讼无论立法还是司法实践对当事人举证采取的都是“证据随时提出主义”,当事人在法庭审理的 民轻,无视公民私权,以公权非法侵犯私权之嫌。客观需要呼唤举证时限制度的出台,问题与遗憾也不能不解决。当务之急是全国人大常委会适应司法实践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75.html -
了解详情
当事人的平等对抗是一种很好的沟通方式。因为,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经常来自经济生活的最前沿,他们的诉求往往最能反应社会变迁的方向和潮流。另一方面,作为利益相关者 很正常的事。而法学家在诉讼中的广泛介入,大大推动了这一趋势。通过他们的法庭辩护和法律解答,法学家逐渐地把各种零散的法律问题融入到了一个具有连贯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060.html -
了解详情
的证据的当事人一般不可能向法院提供该证据,这是根据常态就可得出的结论,但这与民事诉讼中的诚实信用原则背道而驰,为倡导诚信原则,故有如此规定。有学者认为 如何评判证据和认定事实作出规定,于是,就涉及法官的自由裁量权问题。既然以推定为表现形式的自由裁量在民事诉讼中不可避免,那么这种自由裁量就该被认为是法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9106.html -
了解详情
提出主义理论。我国学者出于对中国民事诉讼中当事人无端耗费时间和司法资源的警惕,提出了举证时限、证据失权的观点。这些理论的提出无疑也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生效裁判稳定性和权威性,所以不存在像大陆法系国家民事诉讼中的再审制度。 如此一来,新职权主义对既判力理论吸收的结果,就是让该理论成为否定再审,或者限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141.html -
了解详情
中,目不识丁的农妇在附带民事诉讼中在没有律师帮助下就成功索赔。在基层人民法院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中,主要事实方面的举证责任几乎都由公诉机关承担,受害人在法庭上不 《附带民事诉讼应注意把握的几个问题》,作者:扬琳,刊于1999年《法学天地》第2期。 ⑤《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的精神赔偿》,作者:范晓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918.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侵权。这是一个很有趣、很值得探讨的问题,为什么我国国家赔偿法只对民事诉讼中的行政性司法侵权行为承担责任,而对大量的、纯司法性侵权行为判决和裁定错误 是人们于案件发生后,依照法律规定能够收集到的并且对案件具有证明能力的一系列信息。程序总是通过当事人的举证责任的分担和公开的论证过程,来保证信息和证据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3408.html -
了解详情
可行的;对被告而言,则应当在答辩时提出,从而将民俗习惯的举证期限与民事诉讼证据的举证期限相统一,有利于原、被告交换意见,并方便法庭组织认证。 ( 上的阻隔,消除法官承担案件质量风险的顾虑,是磨合制定法与民间习惯的最佳良方。 人民法院在民事诉讼中运用民俗习惯进行调解,应当遵行以下原则: (1)遵循当事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846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