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理其实在于直接审理与自由心证两项原则之间的密切关联。所谓自由心证即要求法官自由判断证据的证明力,并获得有关案件事实的心证,法律原则上不作硬性规定。 直接言词原则与公诉案卷的移送及庭前审查》,载《法律科学》2001年第3期。 [48]关于预断禁止原则可参见吴祚丞、许辰舟:《刑事证据法则理论体系与实务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5014.html -
了解详情
心证原则,如1808年法国《拿破仑刑事诉讼法典》就规定了自由心证的经典表述。日本刑事诉讼法第318条[自由心证主义]规定:证据的证明力,由法官自由判断。 近年来 哪个为后,其实并无定律和必然。而作为事实裁判者的法官等,在进行认证、采证时,两者均是所要涉及的审查判断客体。因为证据能力主要体现证据的合法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851.html -
了解详情
的证据基础上作出。8.相对方有获得法律帮助权。9.相关机构需向相对方提供一份证据记录。10.相关机构需向相对方提供一份写明作出决定事实及理由的书面 (正义性)的判断。[27] 三、正当性的监督渠道与司法审查的可得性 行政程序正当性的监督渠道即行政程序的审查模式,不同主体的审查范围和审查强度有所不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1447.html -
了解详情
司法审查制度是指刑事追诉机关对公民进行强制性处分,必须由法院经过正当的法律程序加以审查后才能做出,未经法院的审查,不得对任何人实施逮捕、羁押等强制措施以及 主义,实行起诉状一本主义。最后,作为未来司法审查和证据展示制度的配套措施,建立庭前审法官与庭审法官分离的制度。 第四,防止武断机制。法官作为自然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963.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的正当化改革方面,首要是刑事司法行为正当性的标准,包括司法错误论、司法价值论与司法效果论。刑事司法行为正当性判断的场域,包括司法正当与大局正当 输出的公开性。应当改变实际存在的对于刑事侦查终结对于证据选择性的附卷,无论是否与移送起诉罪名是否相关都必须随案移送;在审查起诉和法庭审判中,强调左右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1777.html -
了解详情
中,实际上就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被害人陈述的结合,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被害人陈述均是我国法定的刑事证据种类。承认合意事实,可以避免自白作为 协商参与人(被告人和检察官)通常放弃法律救济,并因此排除了上诉审法院对一审法院判决的审查。另外,虽然德国不允许法院促使被告人放弃法律救济,但是如果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506.html -
了解详情
查清的犯罪。[4](4)疑罪是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因犯罪事实和证据方面存在无法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做出有罪判断的疑点的情形。[5](5)疑罪是指诉讼主张 的案件。[9](9)疑罪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司法机关对受理的刑事案件经审查在定罪与否的问题上存在疑问且未得到合理排除的一种状态。[10](10)疑罪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4223.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问题发表意见。 二、 鉴定结论的审查判断 证据不能直接作为定案的根据,这是被很多人忽略的一个重要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刑事 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对鉴定人资格的审查 鉴定结论的正确性与鉴定人是否具有解决该问题的科学知识和技能,与鉴定人是否同案件存在利害关系等有着直接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3136.html -
了解详情
到第一位来考虑;另一种思路是根据一般的、可见的外部情况,先将其纳入刑事领域,在运用犯罪论的阶层判断工具,一步步地认定或者排除。前者更看重公民的支配 便利性、经济性和安定性等方面的效果。 从传统的观点来看,国家行使刑事追诉权的时候,针对的主要是可能构成犯罪的行为人,而构成要件则是第一步的审查工具。刑法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516.html -
了解详情
到第一位来考虑;另一种思路是根据一般的、可见的外部情况,先将其纳入刑事领域,在运用犯罪论的阶层判断工具,一步步地认定或者排除。前者更看重公民的支配 便利性、经济性和安定性等方面的效果。 从传统的观点来看,国家行使刑事追诉权的时候,针对的主要是可能构成犯罪的行为人,而构成要件则是第一步的审查工具。刑法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41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