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政治法律思想史(修订版)》两卷本(与谷春德教授合著,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1987年出版),《西方法律思潮源流论》(纵向的学派研究,中国人民公安 研究和介绍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二是对一些重大的社会、经济及政治法律问题的法哲学思考,也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广泛的兴趣和注意;三是开展部门法哲学的探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20.html -
了解详情
确定、矛盾的分析、比较的描述和转换的测定等四个方面与传统历史学(特别是思想史)不同:考古学所要确定的不是思维、描述、形象、主题,萦绕在话语中 结构进行学术上的分析和批判;这种分析和批判不仅是学术自主的前提,也是建构中国法律哲学的一个历史性前提。我们必须看到:无论是言不由衷地与官方政治意识形态共谋(据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8828.html -
了解详情
三、概念法学研究范式和经验法学研究范式 这两种法学研究范式的分野,从法律思想史角度看,集中表现为自然法学、规范—分析法学同社会学法学研究进路的区别 宁:《当代中国法哲学研究范式的转换——从阶级斗争范式到权利本位范式》,《中国法学》2001年第1期。 19 朱苏力在北京大学“法学研究范式转换”研讨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569.html -
了解详情
199、276、275页。 [3][4]详见张文显:《法学基本范畴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第290~291、291~298页。 [6][31]《 。 [30](荷)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什么是法律》,见《西方法律思想史资料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第172页。 [35]详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3299.html -
了解详情
5月第1版,第35页。 [⑥] 参见张宏生、谷春德(主编):《西方法律思想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10月重排本第1版,第91-92页。 [⑦] See [11] 江平:《制定民法典的几点宏观思考》,载《政法论坛》1997年第3期;又参见江平:《江平文集》,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544.html -
了解详情
这些有关法律史学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的文章,是张先生从不同角度对于重建新中国法律史学的思考。 张先生在《要重视法制建设的历史借鉴问题》(原载《光明日报》 法制文明的辉煌历史。 其次,《中国法制通史》打破了法制史与法律思想史的学科壁垒。把法律制度、法律人物、法律思想融合为一体。中国近代以来的学者,将法律史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685.html -
了解详情
月第1版,第35页。[⑥]参见张宏生、谷春德(主编):《西方法律思想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10月重排本第1版,第91-92页。[⑦]SeePeterdeCruz ]江平:《制定民法典的几点宏观思考》,载《政法论坛》1997年第3期;又参见江平:《江平文集》,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983.html -
了解详情
原汁原味的英文,而少用中文思维构造出来的英文表述;第二,在解释与中国法律思维差别比较大的法律概念、原则,而发现多数学生出现茫然表情时,要适当地用中文 陷入困境而无法超越。 (2)整合学科体系,优化教学内容 “在法律史上我们有个习以为常的传统,就是将思想史和制度史截然分开,形成两张皮,即使是联系很密切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6416.html -
了解详情
》,中国政法部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20、张明楷:《未遂犯论》,中国法律出版社、日本成文堂联合出版,1997年版。21、张文显:《二十世纪 、张文:《刑法简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32、张宏生:《西方法律思想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33、赵常青:《新编刑法学》,西南师范大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906.html -
了解详情
自由、人权、诚信、协作等人文精神的契约理念。但反观中国,历史和现实都不得不让人认真思考。为什么在中国古代很早就出现了契约的萌芽,却始终只是停留在契约 [58]樊浩:《中国伦理精神的历史建构》,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83页。 [59]西塞罗:《法律篇》,引自《西方法律思想史资料选编》,北京大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7977.html -
了解详情